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 / 2)

今暮時,城中初定後,關羽即遣了人立刻渡淮南下,去給許仲、樂進報捷。許仲帶的主力兵馬眾多,渡河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別的不,隻船隻一項,就不是三五十條便夠用的,昨夜算一晚,今日算一,大概算來,最早也得明許仲才能夠帶部過河,換言之,也就是,隻打下徐縣還不算完,接下來,關羽還得把徐縣守住,直等到許仲率部到來,這才算是完功。

故而,關羽半點沒有懈怠,處理完安民諸事,便就立即巡視城中。

許仲尚在淮南,現下在淮北的仍是隻有關羽一支孤軍,當此之時,要想讓徐縣不會得而複失,縣內的安定就至關重要。關羽已傳軍令,命入城的兵士及水賊、劍客、內應等,各守城牆、城門,不許擅自離隊,在城中搶掠擾民。軍令盡管早已傳下,可總有不肯聽從命令的人在。

在縣中巡視一周,關羽接連遇到了五六起擾民之事。

這五六起擾民事,有的是被臨時組建的縣中治安隊抓住的,有的是被關羽親自抓住的。

五六起中,絕大多數是水賊、劍客、內應所犯,亦有一起是關羽所帶的本部兵士所犯。

關羽雖然看不起水賊的人品,但是在維護軍紀方麵,他深受荀貞影響,卻是不分親疏,以法為綱,絲毫不會摻加個人的喜好與情緒,故而,對這些人他一視同仁,視其所犯之事而分別給以懲處。

隻不過,在維護軍紀方麵,他雖是一視同仁地對待,但在甄別這些人所犯之事的輕重下,他卻有所區別:凡是侵掠貧民的,皆給以重懲,凡侵害富戶的,則懲處較輕。

之所以他會這麼做,一則還是受荀貞“愛民”的影響,二來卻是與他的本性有關,他本來就是一個傲士大夫而親卑下的性子。

巡視過了城中,又巡察城頭,關羽一夜未眠。

這一晚上,大約是因徐縣方陷,消息還未傳到之故,無論是西北邊較遠的夏丘,抑或是南邊較近的淮北笮軍,都沒有什麼動靜,無有敵軍來至。

次日早上,也是沒有動靜。

到了中午時分,有一支人馬從南邊來了。

遠遠望去,這支人馬旗幟如林,隊伍整齊,粗略估計,約得有三千來人。

關羽得訊,即刻令城上擂鼓,命守在南、東各段城牆的兵士、水賊等備戰,——如前文所述,徐縣的北邊是蒲陽陂,西邊是大湖,這兩個方向實是不利攻城,所以,關羽把防禦的力量主要布置在了南、東兩處,傳了命令,他隨之登上最高處的城樓,遠觀瞧之。

看不多時,那支部隊越行越近,已是可以看清楚他們的旗號、服色。

關羽從容傳令:“開城門。”點了隨從在左右的軍官數人,“從我出城,迎接劉君。”

卻原來,來的這支部隊乃是己軍,而打在最前頭的旗號,正是劉備的“雍奴校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