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棟大軍開拔後的第二天,瞿式耜父子也終於帶著2000鄉勇和糧草趕到了廣州。隆武帝興奮不已立即召集了大戰前的最後一次軍事動員大會。
大會上,麵對著齊刷刷站在下麵望著自己的文臣武將們,隆武帝率先發了言:“各位臣工,瞿式耜父子這次又帶來了2000兵源和一萬石糧草加入我守城部隊,朕心甚慰,加上城中現有的兩萬石糧草和何愛卿招募來的一萬新軍和熊將軍從肇慶帶來的三千兵將,我們已經有了兩萬五千人的守城部隊和三萬石糧草。再加上林將軍的兩萬軍隊已經在東莞枕戈待旦,清軍縱有十萬之眾又有何懼?此戰我軍務必上下同心誅滅佟養甲和李成棟大軍!各位臣工,你們有信心嗎?”
“有信心,驅除韃虜,恢複大明,驅除韃虜,恢複大明!”眾臣工們一口同聲的回答道。
隆武眼看其士氣可用甚是高興,他看了看下麵的瞿式耜又繼續說:“不愧是我大明的好兒郎,這次保衛廣州擊潰佟李大軍的關鍵一仗就拜托各位臣工了,除此之外今天我還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瞿式耜瞿大人,瞿大人摒棄了之前的門戶派係偏見從肇慶趕來協助朕共通抵禦清軍還帶來了兩千生力軍和一萬石糧草,真可謂雪中送炭啊,朕之前冊封瞿愛卿為兵部右士郎確實有些對不住瞿愛卿你了,故而此次借著誓師大會之際,請瞿愛卿聽封!”
瞿式耜有些受寵若驚戰戰兢兢的匍匐在地上大聲的嚎叫道:“皇上,臣瞿式耜有罪啊,臣有負皇恩多時,今得皇上不吝前嫌,臣甘願做一個馬前卒,供皇上驅使,臣萬死不辭!”
隆武帝笑了笑說道:“瞿愛卿,莫要行此大禮,請起來聽封.......嗯,朕封瞿式耜為兵部尚書,總理軍機大事助朕統領三軍,打退清軍收複東南半壁江山,事成後朕自當另有封賞。”
聽封後,瞿式耜老淚縱橫的領旨謝恩,並一直趴在地上不肯起來。隆武帝走下去把他扶起來好生安慰鼓勵了一下,然後繼續對熊緯說:“熊將軍,咱們派出去的斥候可有探聽到敵軍的最新動向?”
熊緯立即從隊列裏站出來躬身說:“回皇上,末將的斥候已經探得最新的消息,目前李成棟大軍已經率軍向廣州方向挺進,不日即將抵達,他麾下有大概四五萬人馬,可是佟養甲大軍並沒有與他同行,斥候由於時間關係無法再深入探查,所以末將推測佟李兩軍是分兵行事並沒有在一起,根據從河源和惠州逃回來的兵士彙報來看,佟養甲大軍在攻打河源的過程中比李成棟大軍要損失慘重的多,所以末將推斷佟養甲是想在原地休整補充兵馬糧草,而叫李成棟率軍先行進攻廣州。”
聽完熊緯的報告,隆武捋了捋胡子沉思了片刻,他想:這清軍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麼藥,難道他們已經探知我在東莞布置的兩萬明軍,故而改變策略以防我軍攻其後路,又想分兵攻打東莞嗎?不應該啊,我這次布置的很嚴密不可能走漏消息的,他們應該乘勝一舉拿下我廣州才對,難道.......?想到這裏,隆武帝貌似有了主意,但為了表現自己民主的一麵,他還是故意詢問了一下臣工們的意見,這時候下麵人就開始七嘴八舌的獻策獻計,始終討論不出一個統一的結果,隆武帝不禁對下麵這群文管武將不由得歎息道:難怪曆史上南明有多次可以反敗為勝的機會,無論軍事力量和民心其實都不比清軍弱,就是因為內部派係林立互相拆台,一盤散沙,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喜歡嚼舌根的文官們,眼下我缺人手暫且先用他們頂著,等日後我遇到合適的人才一定要徹底換掉這群老頑固們。於是他清了清嗓子又故作威嚴的問了問熊緯和瞿士禮這二位他的股肱之臣說:“好了好了,眾臣工請停一下。瞿士禮,熊緯,不知你二位可有好的破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