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安葬了多鐸後便親率大軍橫掃遍布山東南方各地的義軍,隻十幾天的功夫就陸續占領了曲阜,濟寧,兗州,菏澤,臨沂,棗莊等大部分州縣,兵峰直指徐州。
劉澤浩畢竟隻是民間武裝,一旦清軍發威便很快露出頹勢,他帶著他的殘兵和擁立的膠州王朱鼎山一路向南逃亡並進入了朱聿鍵的勢力範圍。
得知入境的劉澤浩部義軍請求庇護的消息後,有的大臣對其兄劉澤清當年不戰而降清軍導致江北方線迅速瓦解的事情仍然耿耿於懷,紛紛諫言要絞殺劉澤浩。
朱聿鍵覺得劉澤浩為人自己並不熟悉,也許不會像他哥哥一樣反複無常毫無氣節,因此決定先將他編入自己軍中做一名副總兵,仍然帶領他現在的兵協同總兵方國晟鎮守徐州,至於膠州王則把他送到鳳陽城內與其他宗室一起被保護起來。
徐州總兵方國晟是越國公方國安的弟弟,方國安在投降清廷後曾暗中留了一手,那就是命他的弟弟方國晟領總兵大印率領最精銳部眾兩千餘人逃進大山深處隱蔽起來,待將來時機成熟可以憑借這支人馬東山再起,方國晟受不了山中的艱苦生活,於是就率部投靠了當時在福建一代抗清的鄭成功。
直到到朱聿鍵到來後,又跟隨鄭成功進攻浙江,因為其為兄報仇心切並自告奮勇請求留下來加入施琅的隊伍一起北伐,鄭成功本就不太喜歡這支浙江派的部隊跟自己的閩南派嫡係混雜在一起,正好借這個機會答應方國晟離開自己的部隊,方國晟跟隨施琅一路打到山東境內,在徹底打跑了多鐸的清軍後就回撤到徐州駐守。
幾天後多爾袞大軍來到了徐州城下,隻見徐州城高牆寬固若金湯,城內方國晟和劉澤浩手下兵將加在一起有近一萬人,麵對多爾袞的20萬大軍二人的心裏還是有些沒底的,不過好在二人與清廷都有刻骨銘心的殺兄滅門之仇,士氣還是很高的,不會再走其兄長不戰而降的老路。
但是多爾袞的大軍畢竟不是吃素的,直接紅衣大炮一字排開,對著城牆就是一頓猛轟,怒火中燒的多爾袞對軍中高喊道:“將士們,給我全力攻城,不留活口,見到明賊一律殺無赦!”
在多爾袞的鼓動下,清軍的嗜血本性被毫無保留地激發了出來,攻城格外賣力,幾番大炮輪番轟擊城牆後,士兵們紛紛扛著雲梯向城上攀爬,劉澤浩命令士兵們全力反擊清軍的進攻,並多次打退清軍。
但隨著清軍源源不斷地向四麵八方湧來另二人在兵力調配上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隻盼望著施琅能派援軍過來解圍,但施琅出於全局考慮無法派兵救援,隻能期望他們二人能夠死守到底,盡可能多的殺傷清軍,好給他們接下來的戰鬥減輕些壓力。
方國晟和劉澤浩雖然全力抗敵,但終究因為自身軍事能力有限,在堅守了7天後,徐州城被多爾袞的清軍一舉攻破,劉澤浩早在清軍破城前就已率部全員戰死,方國晟也抱定必死的決心率部與清軍戰鬥到最後一刻,而清軍為了攻下徐州重鎮也付出了近兩萬人傷亡的代價。
攻下徐州後,多爾袞乘勝又陸續攻克安徽北部多座城池,眼看就要逼近中都鳳陽,坐鎮鳳陽的朱聿鍵為了保險起見把駐守應天的另外兩支新軍部隊也調了過來,全力應對多爾袞的大軍。
在施琅的提議下,朱聿鍵同意讓他調集10萬大軍分布在鳳陽周邊50裏各處村鎮中,意圖在多爾袞大軍前來鳳陽的必經之路上給與層層打擊,削弱其力量,並截斷其後勤補給,斷其退路。
多爾袞乘勝一路向鳳陽猛撲過來,有部下建議他為防明軍沿途設伏,最好減慢行軍步伐派斥候一路探查敵情,穩步推進,可多爾袞卻因為求勝心切沒有聽從其部下建議,命令大軍馬不停蹄的向前推進,果不其然沿途頻頻遭遇明軍打擊死傷無數,老練的多爾袞意識到自己的失策,果斷命人拚命保護糧草輜重,並減慢行軍步伐,導致明軍幾次意圖偷襲運糧車都未得手。
得到,前線戰報後,施琅決定不再采用層層伏擊的戰術,而是命令大軍全數進攻多爾袞大軍,清軍在遭遇大量明軍奮力打擊後,實力迅速下降,但其精銳騎兵部隊仍然保有相當的戰鬥力,多爾袞親自率領這支7萬人的騎兵部隊橫掃如潮水般撲來的明軍,可謂是所向披靡。眼看明軍即將抵擋不住,施琅隻好下達撤軍的命令,將剩下的幾萬明軍將士撤回鳳陽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