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南樓討論(1 / 2)

燕京南樓裏的會議已經結束,各個工作人員已經都回去各自的部門,但討論卻並沒有因此結束,最高首長林澤康和趙森回到休息室裏仍沒有停下爭論。

“澤康同誌,我還是認為這太冒險了,國家的希望應該是靠人民創造的,怎麼能將希望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資本主義的紙醉金迷腐蝕,就連有信念的黨員都未必經得住誘惑,周銘小同誌他還不到三十歲呀!或許他現在還有一些理想主義情結,但誰知道以後會怎樣呢?”

“我也承認,承接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體係和產業轉移,現在就是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但我們完全可以分散引進,其他同誌在芝加哥、在歐洲,也都取得了不小的進展,我們並不需要完全把寶都押在周銘同誌一個人身上。”

“我並非是信不過周銘同誌,也不是懷疑他的忠誠,相反我還很敬重他,他這麼一個小同誌能在美國做這些事情,是我自愧不如的。”

“但敬佩是一回事,國家的命運是另一回事,國家大事必須是集體決策,不能簡單的交由某一個人來做決定,哪怕是我們,現在也都是群策群力!”

二號首長趙森慎重而堅決的表明自己的態度。

一號首長林澤康坐在沙發上,看向另一邊臨危正坐的老人:“敏濤同誌,你的想法呢?”

這位戴著眼鏡的老人是吳敏濤,是一位名聲不顯,看上去老成厚道的幹部,如果放在哪個農村,你甚至會認為這是哪個村支書,但實際上他卻是被重點培養的林澤康接班人。

被一號首長突然點了將,吳敏濤認真思索片刻然後回答:“我同意趙森同誌的意見,國家的發展應該是全麵的,不能單單依靠某一個重點,更不能依靠某一個人,多點並行齊頭並進,才是最健康的狀態。”

不過吳敏濤隨後也說:“但我們同時也不能忽視某些特殊人物對曆史進程的推動作用,比方當年總理換回的科學家,他們就對我們國防工業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現在這位周銘同誌的價值,或許也很不小。”

吳敏濤這話乍聽起來好像是兩不得罪,但趙森一聽就明白了:“看來敏濤同誌是持支持態度的了。”

被二號首長質疑,吳敏濤仍然不慌不忙:“我們國家的底子太薄了,必須想方設法的抓住每一次機會,哪怕為此冒一點險,付出一點代價。”

林澤康非常高興:“敏濤同誌這才對嘛,你就該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誇了吳敏濤一句後,林澤康隨即正色道:“敏濤同誌說的對,我們國家的底子太薄了,必須不計代價的發展,而現在的歐美資本大戰,大家也都知道,這種級別的大戰就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

“要是放在平時,這些西方國家他們對我們的技術封鎖非常嚴厲,我們不可能拿得到大規模產業轉移的機會,大家想想周同誌在美國半年都毫無進展。”

“但是現在,周銘同誌那邊找到了突破口,甚至有可能打進美國資本內部,成為一方勢力,不管

這個機會多麼渺茫,我們都得支持他試一試!”

趙森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澤康同誌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可我們真的要把所有可能都壓在這位周銘同誌身上嗎?”

林澤康看向趙森:“趙森同誌,我們沒有時間了,你也應該知道,越來越多的證據都表明這場資本世界大戰有逐漸落幕的趨勢,我們沒時間去細細計較,隻能先把這些工廠設施先接過來,再考慮其他。”

趙森臉上似乎還有些糾結,林澤康歎息著又說:“趙森同誌,你知道我總被老百姓罵嗎?”

啊?

趙森感到很茫然,不明白林澤康怎麼這時突然說這話。

林澤康沒管趙森,自己接著自嘲道:“咱們的老百姓總是罵我對外太軟,對內縱容了很多貪官汙吏,甚至還有人罵我是貪官頭頭。”

林澤康說著,想笑卻隻能做出滿臉苦澀。

“澤康同誌,這都是外麵有人造謠,在胡說八道!你的工作……”

趙森義憤填膺的要說什麼,林澤康卻擺手打斷了他的話。

“可事情就是這樣的啊!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盡善盡美的,國家的底子太薄,需要補的窟窿太多太雜,我們沒辦法也不可能用一代人的時間把事情全部做完。”

“經濟發展太快,我們的很多同誌幾年前還是和農民一起在地裏幹活的村幹部,甚至家裏還在插秧種稻,現在就搖身一變,成了手握幾百上千萬資本的決策人,有人黨性不堅定,被腐蝕了,這很正常,我們不能也沒辦法要求所有人都是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