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質(1 / 2)

王孝孫道:“他是認定我軍剛入主長安,根基未牢,來撿現成便宜的吧?父親也不用太過憂心,我軍接連勝利、士氣正旺,未必懼那赫連勃勃,再打一場硬仗也就是了!”

王脩道:“為父憂慮的不是這個,是……”

王孝孫問道:“是什麼?”

王脩道:“建康政務亦吃緊,太尉準備不日便趕回京都,留下我輔助二公子鎮守長安!”

王孝孫一聽父親提起二公子,心道:那二公子還在地庫裏看糧草呢,我不能與父親多聊,得趕回去把二公子放出來!於是道:“兒臣定當配合父親,輔佐好二公子!”

王脩搖頭道:“太尉要把你帶回建康!”

王孝孫大驚,半晌道:“太尉是要將我做人質?”

王脩不忍正視自己兒子,將頭看向窗外,道:“正是!太尉走後,二公子和長安都在我手中,他又如何放心?帶著你走,便不用擔心我加害二公子,也不用擔心我吞了長安!”

王孝孫道:“原來太尉這樣看待爹爹?”

王脩歎道:“生逢亂世,人心奸險,太尉防著我本來也在情理之中。我既然推不掉這樁差事,隻好盡力而為,輔助二公子鎮守長安。隻是苦了你,你從小就隨我在軍中,我們父子從未分離過,以後各分天涯,不知何日才得相見!”

王孝孫聽父親如此說來,亦覺傷心異常,忽然想起一事,道:“那二公子生性頑劣,身旁又沒有好人,父親輔佐於他,定然要處處多加小心。還有,還有那王鎮惡將軍、沈田子參軍都不是省油的燈,太尉一走,無人能鎮得住他們,父親的處境凶險得很哪!”

王脩聽他此言,微微一笑,拉著他的雙手輕拍道:“好孩子,真是長大了,懂得替父親著想,分析得也在情在理。長安的事情,父親自有對策,你也不必替父親擔心,倒是你這次遠赴建康,萬事要多加小心!”

王孝孫道:“孩兒謹記父親教誨!”

王脩道:“隻要父親這裏不出差子,太尉自不會為難於你!建康是京都,不像長安這麼苦,機會也比軍中多,你隻要事事乖覺,混個好前程還是不在話下的!我們父子凡事都往好處想吧!”

王孝孫聽父親如此說來,更覺心酸,正要接話,忽聽又人在門外敲門,道:“孝孫少爺,王參軍在你房中嗎?”

王脩起身,打開房門,隻見是自己的近侍立在門外,問道:“何事?”

王脩近侍道:“啟稟參軍,二公子失蹤了,太尉幾乎把長安城翻了個個兒,都沒有找到,太尉傳參軍速去見他!”

王脩皺眉道:“怎麼會如此?有沒有問過二公子身旁的人?”

王脩近侍道:“據說都已經審過了,二公子是和他的近侍薛如意一起不見的,其他人並不知他二人現在何處?”

王脩道:“那好,我現在就去見太尉!”說罷與近侍轉身離去。

王孝孫心想:“不好了,我為了救人連累到了父親頭上,若是那劉義真有個三長兩短,倒黴的第一個是父親,我現在便趁他們不備,趕緊到地庫,去把劉義真和薛如意放出來!”

王孝孫依舊戴起猛鬼麵具,匆匆趕到地庫,找到存放裝著劉義真和薛如意的麻袋之處,卻發現那兩個麻袋離奇地消失了。他有些焦急,又檢查了附近的幾個麻袋,發現裏麵裝的不是糧草,便是兵器,並沒有劉、薛二人。他又翻看了幾隻麻袋,其中一隻卻金光燦燦地裝滿珠寶。

他心中狐疑,卻聽地庫外又傳來腳步聲,慌忙把麻袋係好,自己蜷縮在麻袋堆之後。

來人卻是王鎮惡的手下將領關木年與近侍衛竣,關木年道:“二公子不見了,太尉到處在找二公子,恐怕很快就要找到這地庫來了!如果仔細翻查,保不住這珍寶不露陷,我們得盡快想個辦法!”

王孝孫心道:“原來這些珍寶是他們藏的!”

衛竣急道:“這可糟了,這麼多的珍寶,一時半會兒如何轉移?”

王孝孫心中也道:“這可糟了,太尉的人若來此搜查,必會發現我!這次我可跳進黃河也說不清了,最重要的是會連累爹爹,這可如何是好?”

關木年頓足道:“要不是太尉忽入長安,我們也不會把珍寶著著急急地藏在這裏!又鬧出二公子失蹤這一出來,想轉移這些珍寶也無處轉移!”

正在三人都一籌莫展之際,劉裕手下大將毛德祖舉著火把,帶著一大批人馬闖入地庫,道:“關將軍,你在這裏正好,我奉太尉之命,尋找二公子。這地庫由你管轄對嗎?裏麵存放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