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這個稱呼,正兒八經是一個貶義詞。
因為80後出生和成長的年代,恰好是中國從計劃製經濟走向市場製經濟的時期,物質的蓬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缺失,導致了這一代人是從迷茫和叛逆中成長。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已經開始承擔起了建設國家的重擔,80年代的人還在表現自己的桀驁不馴。
萬小虎知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社會上對80後都是批評和歧視的情形,形容這是“垮掉的一代”。直到80後成為社會的精英階層後,逐漸步入了人生的中年階段,才扭轉了這一局麵。
不過,如今的80後,是從萬小虎這裏開頭,成為一種褒義詞了。萬小虎不敢保證,自己能徹底扭轉別人對80後這一代的看法,最起碼,他會成為80後中最優秀的那一個。
就在萬小虎準備對蘇雅繼續吹牛的時候,電話鈴響了起來。接通電話後,是萬小虎的母親李翠萍打來的。
“喂,喂,是不是萬小虎。”李翠萍詢問。
“媽,是我。打電話來有什麼事?”
“死孩子,沒事老媽就不能打給你了,是吧。”
“當然不是,老媽打給我,隨時隨地都可以啊。”
“那還差不多。哎,最近的報紙我和你爸都看了,報紙上都在誇你呢,早就知道我兒子有本事,現在紡織廠的叔叔阿姨,誰不誇你,給你說對象的都排著隊了。不過我覺得吧,農村的姑娘還是算了,小虎,媽媽跟你說啊,要找,就從城裏找,當然,也不要找那種嬌裏嬌氣的姑娘,要找就找個……哎哎,你幹什麼呀,我還沒說完呢。”
萬小虎聽著老媽嘮嘮叨叨,雖然聽著挺煩的,心裏麵卻暖洋洋。兒子永遠是媽媽的驕傲,上輩子沒讓二老過上好日子,羞愧了十年,這輩子無論如好,要加倍孝敬父母。
不過李翠萍還沒嘮叨一會,電話就被萬慈山搶去了:“你別聽你媽在那瞎張羅,你還年輕,以事業為重,知道嗎?”
“我知道。”
“恩,就這樣,掛了。”老爸說話和舉動,還是那麼簡短,有力。
聽著手機裏嘟嘟的聲音,萬小虎發自內心的笑著,慢慢的收起電話。
“怎麼,你家人知道你最近特別火?”蘇雅笑著問一句。
萬小虎點頭:“能不知道嗎,自從知道我當導演,我家已經開始訂報紙了,隨時關注我的一舉一動。說實在話,以前總覺得爸媽太煩人,總想著要離開家出遠門。那時候還太小啊,現在聽著爸媽打來的電話,忽然就特別理解他們了,真的,他們也就是盼著你過得好,特簡單的念頭。”
蘇雅好奇的看了萬小虎一眼:“人生覺悟這麼高?我反正不喜歡回家,回家就是被嘮叨個沒完沒了。我就不明白了,我下海開公司,難道就生活的不好了,非要我去當兵,還要當什麼女傘兵。”
“你爸是不是不能再跳傘了?”
“你怎麼知道?”
“一般父母都會把自己喜歡,但是又做不到的事情,寄托在子女身上。哦,還有,你沒有弟弟或者哥哥吧,否則悲劇就該是他們了。”
“是嗎?”蘇雅想了想,“或許還真是這個道理,我是獨生女。不過,他們怎麼想是他們的事情,我是堅決不去當兵……唉,算了不說這個,《蝴蝶效應》的劇本寫好了嗎?”
萬小虎將一份大差不差的劇本遞過去:“你看看。”
原版的《蝴蝶效應》作為一部R級電影的,有不少**、暴力血腥和髒話鏡頭,這在中國境內,絕對是不能夠接受的。對此,萬小虎將整個劇情重新架構了一遍,使得劇情更符合中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