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號上午,國產新片展新聞發布會,在北寧區黨委禮堂隆重舉行。十六部參展影片的導演,謝晉、丁萌楠、鄭洞天、夏剛、陸學長……包括萬小虎在內,齊齊到場。各影片的主創人員,也到來不少。
發布會還未開始,正是記者采訪的好時間。萬小虎和周訊、陳昆坐著的地方,也擠過來不少記者,長槍短炮差點沒塞進萬小虎嘴裏。
“請問周訊,《蝴蝶效應》中你扮演的餘娜,據說有多重身份,一個人飾演這麼多身份,壓力會不會太大?”
周訊笑著回答:“有壓力,不過更高興的是,能夠扮演很多不同的人生,這種體驗,很有意義。”
“請問陳昆,主演一部電影,還是從未有人嚐試過的科幻題材,壓力大不大?”
陳昆拘謹的回答:“壓力肯定會有的,不過我們都對劇本有信心。現在拍出來之後,就更有信心了。”
萬小虎清了清嗓子,心說問完周訊和陳昆,該輪到問自己了。
結果記者又把話筒賽道周訊麵前:“請問周訊……”
一連問了周訊和陳昆好幾問題,終於有記者想起來萬小虎,遞了話筒:“請問萬導,作為學生,執導科幻電影這種嚴謹的題材,真的能拍出好電影嗎?香港那邊點映的效果,是不是花錢請人哄抬?”
本來被無視,麵上就有些不好看,這記者又造謠,萬小虎頓時沒了接受采訪的心情,打起了哈哈:“我拍電影不需要哄抬,是不是真的拍得好看,為什麼不等到下午新片見麵會再問呢?我隻能告訴你們,這是一部結構嚴謹,內容充實,劇情流暢的科幻電影。”
“萬導似乎很有自信?”
“信心是導演必須要具備的要素,每一部電影都是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投資,沒有信心就沒有導演拍攝電影了。”
“你的第一部電影《獨自等待》票房超過兩千萬,你覺得《蝴蝶等待》也能夠超過這個數據嗎?”
“我希望電影能夠取得好成績,這是對我們劇組所有人的肯定。”
“能預測一下嗎?”
“電影沒上映,誰也不知到會有多少票房,這個問題難住我了。”
麵對萬小虎,本來記者們還覺得也就是個學生,忽悠兩句,新聞還不得倒豆子一般往外倒。等幾個問題下去,看萬小虎回答的的確熱乎,有問必答,可仔細捋一捋,屁都沒有回答出來。
記者們有點不甘心,還想再交鋒一會,不過這時候一直很神秘的金雞獎評委們,集體亮相了新聞發布會,頓時把所有目光給吸引了過去。
身邊沒了記者,萬小虎就收拾心情,看看熱鬧。
“請問對於馮小崗炮轟金雞獎不公平,將《一聲歎息》排除在外,是關起門來分果實,金雞獎評委確實如此嗎?”
一位評委搖頭:“怎麼會呢,金雞獎是由17位專家評委一致選出,不存在任何不公和歧視,馮小崗這麼說,是慪氣。”
“《一聲歎息》已經有1800萬票房,拷貝也賣的很好,為什麼會得不到最佳故事片的提名?隻有一個徐帆的最佳女配角?”
“票房收入不能完全說明問題,要看投入多少,一千萬投資在內地要有九千萬票房才能賺錢,收入1800萬還要賠錢,現在票房宣傳上有誤導。”評委何群如此解釋。
在外麵看熱鬧的萬小虎,張了張嘴吧:“這個問題解釋的,水平太低了吧?一千萬投資,不是三千萬票房就能賺錢嗎。投資方拿票房30%至35%,合同上都寫得清清楚楚。真要是一千萬投資九千萬才能回本,還有屁的人投資電影啊?這真的是我們的評委嗎?是我們的專家嗎?究竟有多‘專業’,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萬小虎算是明白了,為什麼中國電影商業化道路走的這麼艱難,有這樣的專家掌握著電影業的話語權,能生存下去,已經不容易了。
“請問金雞獎評委,為何認為《一聲歎息》不能取得提名?”
還是何群回答:“評委各有各的偏好和評審標準,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喜歡這部電影,我不喜歡,我就是不喜歡。”
“這真不是偏見嗎?馮小崗和徐帆輪番炮轟金雞獎,肯定是滿肚子怨言?”記者追問。
何群臉一板:“《一聲歎息》沒有獲得提名而說那些話,馮小崗是在利用金雞百花獎頒獎來炒作,這種炒作並不高級。馮小崗有一些過於自信或者說自卑。”
此話一出,記者們頓時有了一陣嘩然。
連萬小虎也覺得納悶,偏過頭問周訊:“何群是東廣珠江電影的導演,不是說跟馮小崗很熟嗎?這是要打死馮小崗啊?”
“電影圈的這點齷齪事,誰知道。”周訊隻顧著擺弄自己的手機。
就在萬小虎感慨時,何群索性點了一支煙,高談闊論起來:“每個導演都要拍很多電影,水平有高有底,金雞獎沒入圍很正常。《一聲歎息》的演員盡管表現不錯,導演處理的也很聰明,但在整體上讓我感動不起來。許多名著在寫情感的時候很真誠,如《簡愛》,法國的《心火》等,而《一聲歎息》也是情感故事,但裏麵的人活的很委瑣,不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