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4 【紅的滴血】(1 / 2)

“很高興,很意外,感謝評委將這個獎頒給我,萬分感謝。謝謝!”萬小虎簡短的說完獲獎感言,將金爵獎杯高高舉了一下,便走下台。

回到座位,受到了劉德樺和梁超偉的熱烈祝賀。

“恭喜恭喜,第一個國際A類獎項最佳導演,厲害啊,我感覺你應該創紀錄了,你今年才二十二歲啊。”

萬小虎搖搖頭:“魔都電影節還差點,不過,拿獎的感覺真好,哈哈。至於是不是最年輕的國際A類導演獎獲得者,我到是不怎麼在意,年輕不是距離嘛。而且雖說魔都電影節是國際級的,可這影響力也太弱了,隻能在國內吹一吹,出國了都不好意思說。”

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每年批準認可55個有質量的國際電影節。通常根據電影節的性質,將其分為A、B、C、D四類,即競賽型非專門類電影節,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非競賽型電影節,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

這個分類完全是根據電影節本身的性質來劃分的,而不是指電影節有四個等級,因此,並不存在、也不叫A級國際電影節,魔都電影節此前宣傳的A級電影節,屬於打擦邊球,鼓吹自己。

魔都電影節真正的歸類,是屬於被國際電影製片協會,嚴密考證的世界九大電影節之一,當然,能成為世界九大,隻是占據了中國人口多的優勢,距離戛納、柏林、威尼斯這種電影節還有很大距離。

當然,魔都電影節還很新,才辦了第六屆,與嘎納這種50多年的老電影節沒法比,未來路還很長。

總體而言。拿到這個獎,萬小虎心裏麵還是美滋滋的,是不是重量級獎項不要緊,重要的是《無間道》又多了一個可以宣傳的點。

不,是兩個點。

最佳導演獎才拿了,頒獎又到了最佳男演員獎。

“獲得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的是……劉德樺。來自《無間道》。”

嘩啦,掌聲響起。

《無間道》再度風~騷走起。

“哈哈,今天魔都電影節很給麵子啊。”等劉德樺上去了,萬小虎對梁超偉說,“華仔拿獎,你是不是有點小失落?”

“怎麼會,我替他高興。”

“虛偽了吧,你跟華仔的影帝之爭,可是比《無間道》還有看頭。金爵獎華仔先下一城,後麵還有金馬獎、金像獎,你們都有機會,最終還是看金馬金像之爭。”

“我得到了,還是華仔得到,不都是電影拍的好。”

“哈哈,說的也是。”

兩人在下麵說話,劉德樺則在台上意氣風發的說著獲獎感言。當然沒忘記要感謝一下萬小虎。如此,《無間道》從第六屆魔都電影節滿載而歸。第一次衝擊獎項,就連獲兩項大獎,引得媒體上一片波瀾。

萬小虎、劉德樺、梁超偉三人自然是媒體追逐的焦點。

不過晚上還有飯局,三人隻是簡單的談了一下感受。

“來到魔都很開心,看到大陸的電影發展越來越好,真心開心。當然。能拿到一尊金樽,我本人也是非常的興奮,我要感謝魔都人民,感謝組委會,祝願魔都電影節越辦越好。”劉德樺對記者說。

“很高興。是真的,華仔拿獎我為他感到高興。”梁超偉也隨便說了說。

萬小虎作為內地導演,說的就比較多了。

對於拿獎,萬小虎很謙虛:“我很意外能夠拿到最佳導演獎,這次參賽的電影,都很優秀,誰都有拿獎的可能性。其實過來這裏,拿獎到是其次了,看到魔都電影節辦得這麼好,心中很欣慰,中國電影越來越好了。”

對於有記者說電影節非A級而是A類,根本不入流,萬小虎搖頭:“戛納、柏林這些電影節都辦了50年了,魔都電影節才剛剛起步,每一屆都有新亮點,進步是顯著的。才辦了六屆,慢慢來。希望大家不要潑冷水,多支持。大家支持電影節,我們電影人才能更好的拍電影,拍出好電影回饋大家。”

而就中國電影走出去、迎戰好萊塢這個話題,萬小虎也做了自己的回答:“很多人都說了如何如何打入好萊塢,什麼文化差異,什麼宣傳,什麼字幕要改方式之類。我反而覺得這些都是次要的,你要進入好萊塢,你首先要看美國觀眾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

“我個人覺得,你要進入好萊塢,你首先要把自己的東方哲學隱藏起來,你不能打著東方哲學的旗號,來吸引美國人,他們看不懂的。你要以西方的那一套,‘直接’、‘直白’的方式講故事,這種直白,不是說劇情一條直線,也可以做到複雜,但首先你要把故事講的明白,不要太多暗示不要太多隱蔽太過抒情。”

“因為首先你得迎合西方口味,然後才能談文化輸出,慢慢改變觀眾的口味,讓東方人欣賞的電影可以被西方人欣賞。換一個角度來說,你得用西方的敘事外衣,包裝東方的故事內核。好萊塢為什麼能做到全世界都受歡迎?你看它的包裝手法就明白了,他們很多時候請當地導演拍當地片,加入好萊塢的哪一套東西,久而久之,當地觀眾的口味就被好萊塢給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