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3 【電影情報站】(1 / 2)

“歡迎大家來到《電影情報站》,我是主持人蚊子,今天我們主要關注的是,商業大導演萬小虎的最新電影。”

東南衛視經濟頻道,正在放映十點鍾的一檔娛樂資訊節目。

“萬小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2000年的一部……就在不久前下畫的《風聲》,創下了國產電影的新的票房紀錄。不僅是在亞洲享有無數讚譽,他在好萊塢也不是籍籍無名之輩,一部《電鋸驚魂》讓他成為好萊塢的導演超新星……”

主持人蚊子穿著短裙洋裝,靚麗又迷人,若在平時,電視機前的狼友們,恨不得不看娛樂訊息就看蚊子在上麵走來走去的優美姿態。但是這一次不一樣,某位狼友就很不給麵子的嘟囔一句:“能不能快點介紹《通緝令》啊,廢話真多。”

蚊子的廢話還真的很多:“就在前一段時間,蒲公英的官網放出了消息,萬小虎個人第七部電影《通緝令》已經立項,這一次,超乎所有人的想象,電影的投資達到了6000萬美元,創下了華語片之最,也就是五億多人民幣啊!”

“我們知道此前陳凱哥宣布執導的《無極》,投資有3.5億人民幣,張一謀執導的新大片《十麵埋伏》,總投資也差不多達到3億人民幣,未來一兩年裏,觀眾們肯定有福了,能夠看到這麼多國產的大片。”

“言歸正傳,《通緝令》立項之後,演員陣容迅速的選拔完成,內地當紅小生陳昆很幸運的被選為男主角,好萊塢演員傑西卡.阿爾芭擔任女主角,而大名鼎鼎的發哥將出演男二號。而關於電影的更多細節。我們隻知道,這是一部改編自美國同名漫畫的電影。”

“查了漫畫後,知道了這樣一個故事,是一個很普通的都市小青年,突然卷入了一場刺客聯盟的刺殺陰謀之中,最終依靠努力。成為頂級的刺客,正義戰勝了邪惡……對於萬小虎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電影,帶著疑問,讓我們進入今天的‘電影現場’。”

蚊子的廢話結束後,鏡頭切換到了一處攝影棚,畫麵中無數記者舉著話筒,萬小虎則抱著三隻話筒,在鏡頭前笑著說著什麼。

旁白響起:“京城時間2月11號星期三,位於魔都拍攝基地的《通緝令》導演萬小虎。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對自己的新電影做了詳細的闡述。”

畫麵音,似乎是某位記者在提問:“萬導,《通緝令》改編自美國漫畫,為什麼要拍一個美國故事,還把它改成了中國背景?”

萬小虎靠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手裏有三隻話筒。神情很隨意:“我改編這部漫畫,不是要改編這個故事。而是對漫畫中勾畫出來的打鬥場麵非常欣賞,故事本身已經被我修改了很多,放在了香港這座城市中。總的來說,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在電影中展示一個非常酷非常勁爆的動作場景。”

“電影中除了發哥,在好萊塢有影響力的一個沒有。您認為這樣一部華語片,如何麵對美國觀眾?”

“其實華人在好萊塢你很難有多少影響力,像李小龍那樣的,幾乎不可能再複製了。所以你問我為什麼隻請了發哥,沒請李連傑、龍哥、楊紫瓊這些人。我隻能說沒有必要吧。而且我始終認為,明星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你比如一部電影,不請明星可能拿3億票房,請了明星可能拿4億,但是一部電影隻能拿2000萬的票房,你請再多明星,它也頂多就拿5000萬,想靠明星一下子拿幾個億,這不可能,要不然大家就拚明星了,誰還講故事。”

萬小虎說的這些,還算是客套,事實上他對明星的號召力,真不覺得有媒體炒作的那麼誇張。後世也太多例子證明明星號召力就是虛的,《阿凡達》沒一個明星,照樣全球第一,《金陵十三釵》請了“蝙蝠俠”貝爾.克裏斯蒂安,結果北美就拿了三十多萬美刀,不是三千萬也不是三百萬,而是三十多萬啦!

還有當年片酬世界第一的“船長”約翰尼.德普,拍了2.5億美元成本的《獨行俠》,結果賠的底褲都沒了。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

故事不好,明星真沒多大作用,尤其是《通緝令》這種依靠子彈拐彎作為噱頭的動作電影,賣的不是明星而是場麵。

記者又問:“華語片能夠賣出大價錢嗎?好萊塢對東方人的麵孔似乎很模糊,很難辨認?”

萬小虎笑說:“這是中美合拍片,故事也非常簡單,沒有東方的含蓄和委婉,我花的成本,都會在動作場麵和特效製作上。觀眾不是來看這些東方臉孔,而是看打鬥。一段簡單明了的故事,一些火爆的鏡頭,這就是商業片了。”

“萬導,據我所知,蒲公英和薩沙娛樂都不具備全球發行的網絡,還是需要依靠大公司發行。記得夢工廠製作的《拯救大兵瑞恩》全球快5億票房,夢工廠也隻分到了3000萬利潤,《通緝令》需要多少票房才能回本呢?”

萬小虎愣了愣,感覺這個問題莫名其妙:“額,不知道你從哪得出的這個數據,我覺得你應該先查一下好萊塢的發行和製作分成比例,在好萊塢,發行和製作的比例,發行方拿到的一般在票房的5%左右代理費,而投資方,拿到的分成是30%,尤其是根據首周和次周的浮動分賬,比例可以高達50%隻60%,也就是說,基本上我投資6000萬美元,拿個兩倍半的票房,僅票房分成就能保本了,其它的音像製品和周邊產品都是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