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千呼萬喚始出來】(1 / 2)

電影產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一類,不同於傳統的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跟一般的第三產業也有一些區別。

在市場的規律上,電影嚴格意義上是一種商品,具有流通性。但是不可否認,電影具有藝術性、政治性的一麵。它可以是忽略商業的藝術品,也可以是政治宣傳的一種載體。

對於很多發達國家來說,電影產業已經是夕陽產業,看上去搞的有聲有色,隻不過投資回報率已經跌出了10%的底線,好萊塢也不例外。

在好萊塢最輝煌的階段,應該是上個世紀20年代,無聲電影的末期開始,那個時候,卓別林散發著最後的輝煌。一直延續到50年代,成千上萬部電影在這個時代誕生,經典電影無數。

哪怕是美國經濟進入大蕭條時期,電影產業依然火爆,無數人湧入這個行業淘金。也是這個時代,好萊塢誕生了所謂“電影八大”和“漫畫兩大”。漫畫兩大自然就是後來稱霸超級英雄電影的DC漫畫和漫威漫畫。

而八大則是米高梅電影、派拉蒙影業、哥倫比亞、華納兄弟、環球影業、聯美電影、福克斯和迪士尼。

在這個遍地黃金的時代,1939年米高梅製作出了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亂世佳人》,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人口銳減,經濟總量也大幅度下滑,《亂世佳人》依然拿到了全球3.9億美元票房。

這個數據。相當於當時美國GDP的二百三十六分之一,折算通貨膨脹,相當於現在的60億美元票房,絕對的可怕。

盛極而衰,步入新世紀,即便政府極力粉飾太平,發達國家的失業率不斷增長擺在眼球,經濟已經成為強弩之末。以好萊塢為代表的電影產業,看上去依然輝煌,大片不斷。但是外圍投資的門檻不斷提升是個不爭的事實。

越來越少有獨立電影公司。能夠在大製片廠的擠壓下,搶占多少市場份額,就算是八大,也曆經無數次易主。有人投資賺了有人破產了。和目前興盛的互聯網產業相比。遲暮的電影產業已經吸引不了多少熱錢流入。

於是在這個目前的格局已經無法滿足資本擴張的當下。以好萊塢為首的電影產業,開始醞釀著突破。3D的技術手段,就是這種突破的表現。每一次電影技術革命,都會帶來大量的商機和市場。

無聲電影革命到有聲電影,黑白電影革命到彩色電影,帶來了好萊塢的黃金時代。CG特效的出現,讓大片成為了百姓生活的必需品。現在,詹姆斯.卡梅隆帶著3D技術,想要再度掀起狂潮。

美國這些發達國家的影院市場近乎飽和,改建3D影院的阻力不會小,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這個新興的電影市場。

誠然,中國市場的規模還小,最高票房的一部電影,也就是萬小執導的《永無止境》,3.67億人民幣,折合美元五千多萬。但是潛力無限,中國的經濟騰飛,世界矚目,中國的人口,世界首位。

電影產業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市場大盤的增長,全球第一。

最令卡梅隆等3D技術革命者欣喜的是,中國的影院很落後,不僅數量少,還大多是單廳影院。這樣的市場,可以直接起步建造3D影院,沒有多少阻力。

於是,在中國影響力巨大的萬小虎,就成為了最好的合作夥伴。

隻有導演采用3D技術拍攝電影,才會有影院願意改建為3D類型,卡梅隆一方麵希望嘉禾娛樂能夠合作開發3D市場,另一方麵也希望萬小虎能夠接受3D電影,甚至自己執導3D電影。

為3D事業助推。

他在好萊塢不是沒有向別的導演推銷過,譬如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克裏斯托弗.諾蘭等人,但是這些導演,要麼猶豫不決,看不清3D的未來,要麼就是堅決反對3D電影。特別是諾蘭,堅定的反3D,認為人不應該被眼鏡所束縛。戴著眼鏡看電影,絕對達不到最佳的視覺享受。

這些挫折,讓卡梅隆格外重視起來萬小虎,才吐沫橫飛的說了這麼多,期待能打動萬小虎,加入他的3D技術陣營來。

不過萬小虎的反應,讓卡梅隆有些失落。

他說的口幹舌燥,展示了自己最得意的發明,萬小虎卻好像並不是很驚訝。而且偶爾的對話中,卡梅隆可以感受到,萬小虎懂什麼是3D,真的懂,不好糊弄。有時候甚至隨口一句話,就直指3D技術的要害。

“看這個3D電影,要戴眼鏡啊,這個就不說了,3D的畫麵比一般電影畫麵要暗許多,這個不解決,始終是麻煩。觀眾的新鮮感來得快去得也快,最好的技術運用,就是讓觀眾舒服,3D的體驗還需要改進。”

“你說的很對,3D技術還有改良的空間,但它潛力無限,不是嗎?Tiger,不要過早下結論,我相信等我們把3D技術改良之後,你絕對會喜歡上它,相信我!”卡梅隆以為萬小虎沒興趣了,做最後的說服嚐試。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