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現象級】(1 / 2)

北美2.91億美元、中國大陸5551萬美元、英國4340萬美元、法國3245萬美元、韓國3061萬美元、德國2886萬美元、澳大利亞2776萬美元、意大利2404萬美元、墨西哥2399萬美元、西班牙2373萬美元、俄羅斯2257萬美元、日本1895萬美元、巴西1838萬美元,波蘭1002萬美元……

在全球超過十四個國家暨地區,《功夫熊貓》都拿到了超過千萬美元的票房,而最終的全球票房,止步在了8.21億美元的高度。

超越了《怪物史萊克3》的7.97億美元全球票房,暫時躍居本年度全球票房榜第三位,前麵是9.61億美元的《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和8.9億美元的《蜘蛛俠3》。

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萬小虎本人都相當意外,因為這比上一個軌跡強太多了。

不過仔細想想,又實屬正常,和原版相比,電影本身的質量並沒有多大的提升。但是宣傳做的非常好,尤其是這一輪熊貓快閃風暴,還有萬小虎的主場中國也足夠給力,另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

原版《功夫熊貓》是2008年上映的,同期上映的還有一部動畫片《機器人瓦力》,幾乎是前後腳挨著。有這部口碑和票房都不差勁的對手衝擊,《功夫熊貓》在很多票倉,沒能拿到足夠滿意的票房。

而現在,《功夫熊貓》身後並無一部,如《機器人瓦力》這麼優秀的動畫片阻擋,票房自然就節節高升。

“《功夫熊貓》全球8.21億美元完美落幕,僅次於《海底總動員》9.217億美元。成為非續集動畫電影,影史票房亞軍。同時也僅次於《海底總動員》和9.198億美元的《怪物史萊克2》,成為動畫電影影史票房季軍!”

也憑借這部《功夫熊貓》,熊貓阿寶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麵,內中文章,卻是對萬小虎的采訪。采訪主要聊了一些電影製作的幕後故事。譬如萬小虎是如何領導400人的幕後創作團隊,以及後續的續集計劃等等。

最後,《時代》稱呼萬小虎為下一個世界之王。

“1980年出生的萬小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級別導演,諜戰片、科幻片、恐怖片、動作片、紀錄片無一不精,現在在動畫片領域,也顯現出超人一等的天賦。這是一位全能導演,同樣也是卓越的公司領導,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電影時代,屬於這位年輕的導演。”

未來火不火,這個誰都無法保證,但是現在火不火,是個明白人都能看清楚。

《功夫熊貓》票房大爆,周邊產品的銷售節節攀高,利潤源源不斷的滾進來,同時也讓中國的文化。隨著這部電影,風靡全球。而另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海外尤其是西方國家,已經在各大電視台播放了。

一時間,中國美食和中國功夫一樣,受到外國人的推崇。

盡管很多西方人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有宣傳中國政治的意圖,但不得不正視。這是一部優秀紀錄片,能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能讓人唏噓不已的故事,比BBC等紀錄片大台出品的紀錄片,也不差多少。

而且這是一個很容易掀起惡搞的紀錄片。

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裏。《舌尖上的英國》、《舌尖上的宿舍.泡麵篇》、《舌尖上的食堂》等等惡搞紀錄片就在優酷視頻、YouTube上風靡起來。

“英國所有家庭的廚房都知道的一個秘密是,從孩提時代開始,英國人就被告知……小土豆比大土豆熟得快。”整部《舌尖上的英國》隻有一道食物,那就是土豆。

“為了讓土豆更有味道,英國人會給它們撒上鹽,有了這麼一道美味小吃,英國人真的是可以幹活幹上,一!整!天!”

據說英國駐華使館最近向網民征集他們對英國食物的看法,要求用三個詞形容他們印象中的英國飲食,結果收到的答案十分一致:“土豆、土豆、土豆”。

然後,英國就被稱為食土豆民族了。

這個惡搞短片被貼在YouTube上之後,立刻引起了英國網友的強烈吐槽,自稱英國食物不比中國食物少,而且更美味。

因為他們有“愛德華國王”、“夏洛特”、“德西雷”,盡管,這些隻是品種不一樣的土豆。

《舌尖上的宿舍.泡麵篇》則要比惡搞的《舌尖上的英國》更為專業。

“京城海澱,太平洋吹來暖濕的季風,學霸正在瘋長,又到了大學生們最忙碌的季節——考試季。由早餐帶來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維持繁重的複習後身體所必需的蔗糖。”

這一深具感染力的旁白,讓人猶如走進了舌尖係列的拍攝現場。隨著一個睡眼惺忪的學生緩緩走出宿舍,為考試季的室友們尋找口糧,一係列高度模仿舌尖的鏡頭、語言以及配樂等接連出現在畫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