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王圖的信心和野心
春節國宴在大楚帝國也舉辦四十年了,早就形成了一整套流程規矩。
正式舉辦國宴之前,群臣、權貴,傑出平民們先是在承天殿裏進行朝拜,並由禮教部尚書作為代表百官,向天子獻上除舊迎新的賀詞,說是賀詞,但是更不如說是對過去一年的工作總結以及展望明年的主要工作。
所以,這一篇賀詞,隻是掛著賀詞的名頭,但實際上就是一篇政治意味非常濃鬱的工作報告。
主要就是告訴天下人,過去的一年裏帝國官方主要幹了什麼事,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並打算在明年裏主要做什麼,要達到什麼成績。
這篇賀詞,是要在下一期的大楚朝報上全文刊登的!
禮教部尚書上了賀詞後,其他參務大臣們就各自分管的領域向天子上相關的賀詞報告……性質和參務院的總覽賀詞報告差不多,不過隻局限於各自的分管工作範圍。
其中的農林部尚書發表賀詞報告的時候,提及了兩個非常關鍵的數據。
按照農林部統計,大楚帝國在承順四十年裏的人均糧食消耗水平已經達到了創記錄的三百八十六點二公斤,距離四百公斤大關隻有區區十三點八公斤!
大楚帝國的人均糧食增速,在過去的十年裏其實並不算快,大楚帝國在承順十年代的時候,人均糧食水準就已經達到了三百一二十公斤的水準,二十年代的時候達到了三百五十公斤左右的水平。
進入三十年代後,則是達到了三百六十多的水平,但是後續很多年裏都是在三百六十到三百七十公斤的水平裏徘徊不進。
一直到最近兩年,隨著大量海外糧食的輸入,讓大楚帝國的人均糧食水平終於打破了三百七十公斤的大關,並在今年增加到三百八十六點二公斤的水平。
這個成就,主要得益於大規模且卓有成效的海外擴張,以及國內東北,漠南等地區的持續耕地開發。
農林部尚書發表賀詞的時候,甚至大膽的提出來了明年的目標要讓人均糧食水平達到三百九十五公斤的水平,並朝著四百公斤這個重大關卡邁進,正所謂是爭取四百公斤,保底三百九十五公斤。
也別看這隻是幾公斤的差距,似乎就很容易了。
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大楚帝國六億多人口了,人均多十公斤,那就是六十億公斤的糧食呢,這就是六百萬噸……
這麼多的糧食是什麼概念?
如果這些糧食都需要從海外輸入,並使用大楚帝國現有裏載重萬噸的大型貨輪進行運輸的話,那麼需要六百艘次!
看到了這些龐大數字,那麼也就能夠知道為什麼過去四十年裏大楚帝國工商業發展迅速,什麼輪船啊,鐵路啊,後裝線膛槍炮啊都弄出來了,鬆江的工廠更是遍地都是,但是人均糧食的增長卻是艱難無比,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才增長了幾十公斤的水準而已。
對於一個人口大國而言,但凡和人均扯上的數據,都是看似小,但實際上卻是極為龐大的數字,這也使得了想要提升人均水平,但是需要的總量卻是極為龐大的。
這也是農林部方麵提出來的數據詳細到了小數點的緣故。
此外農林部方麵還說了一項很重要的數據,那就是承順四十年的人均肉食消耗水平達到了十二點四公斤。
這也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數據,因為按照長期跟蹤研究的研究人員的分析推斷,人們的人均肉食水平要達到十八公斤,才能達到吃得飽,吃得好的水平。
盡管目前的十二點四公斤的水平,距離十八公斤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是這個數據增長的其實比較快速。
要知道國朝前期,大概也就是承順十年之前,按照當初的小規模研究分析得出的數據,帝國的人均肉食消耗水平才區區兩公斤……簡直是慘不忍睹。
後續十年代也不咋地,也就三四公斤的水平。
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好一些,但是長期徘徊在五六公斤的水準。
然而最近十年的增速卻是非常快,三十八年的時候就已經增加到了八公斤的水準,兩年過去了,又直接飆漲到十二點四公斤。
而且隨著冷凍運輸儲存的持續發展和進步,西部以及北方,還有海外地區的肉食將會大規模的供應江南,中原等關內十八省這一人口密集區域,這將會進一步增加肉食供應。
此外隨著從美洲地區大量進口除了小麥,稻穀等主糧外的玉米、大豆等輔助糧食,這些輔助也能夠在本土地區加工為飼料,進一步推動養殖業的發展,到時候肉食供應肯定會更多。
未來帝國的肉食供應,將會呈現一種爆發式的增長,達到人均十八公斤的水平有望在三五年內達到。
這個時間進度大體上也符合帝國整體糧食供應的增速進步。
為什麼帝國要把人均糧食消耗的關節點定在四百公斤啊?就是因為人們吃飯也是有限度的,當人均達到四百公斤之後,人們對主糧的消耗就不會有太大的增加了,而是開始增加肉食禽蛋,乃至水果蔬菜等食物的消耗。
這吃飽飯後,自然就想著吃的好一些。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帝國的人均糧食消耗水平在達到四百公斤之後,其增速就會放緩,甚至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