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壺茶喝完,杜樂想了一會,站起來轉身進小賣部後麵的屋子裏問了一下躺在後院的父親,哪裏可以借到鏟子。
借把鏟子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小鎮上總會有些人家,買的工具一整年都很少用到。也不談用錢租,大家互相幫忙,日子也就這樣過去了。所以,杜樂很順利就借到了。
借到的鏟子被放在一邊,杜樂看著街道上來往稀少的行人,微微歎了一口氣。今天不是市集,小賣部基本沒什麼人來光顧。
低頭望著自己皺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深的手掌,杜樂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希望明天會是個好日子。
第二天早上八點,杜樂等到剛子叔來,也不敢告訴父母自己是去挖墓,隻說是去挖沙搞工程建房,才在父母殷切而又有些愧疚的目光中,爬上了剛子叔借來的小貨車。
小貨車上,早就站著好幾個人,杜樂一看,全都是熟人,無一不是親戚。杜樂笑了,向大家問好。
剛子叔是鎮裏文化站的站長,很多年以來,一直都是個窮困潦倒的人。這一次國家下來的考古活動,無疑是一次與文化有關的要事。在鎮長的指派下,他成為了負責接待,提供服務的人,自然是要多多幫襯自己人。
打過招呼,杜樂也不多說話,靜靜地站在一旁,聽著剛子叔和大夥的議論。
據說,這次在永興鎮發現的古墓,是距今1000多年前某王朝的王墓。此次考古的目的,是在國家考古專家和省考古專家的合作下,共同解開王朝的某些秘密。
聽了一會,再也聽不到什麼信息的杜樂,把思緒轉到了家裏。這一次賺的錢,應該足夠弟弟妹妹交下學期的學費了。
得益於村村通公路網,小貨車在開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就來到了目的地,一處廢舊的采石場。
采石場的入口處,停滿了汽車,杜樂仔細一數,大小車輛至少也得有十幾輛。難道這是一個很大的古墓嗎?杜樂不由地想道。電視上的那些考古節目,都未必會有這麼大的陣勢。
小貨車在附近找地方停下,杜樂跟著眾人走在後麵,一直走到一個大大的帳篷前。帳篷前麵,早就站了好些人,等到杜樂等人到來,從帳篷裏走出來一個帶著墨鏡,身寬體胖的中年人。
剛子叔連忙示意大家,這是考古隊的負責人,大家都會在他的指揮下辦事。中年胖人看著眾人,摘下墨鏡,對著帳篷前五十幾個人說教一番。主要內容就是,保護古物,挖掘要小心,還有注意安全。
演講完畢,中年胖人招呼幾個工頭,拿出一份圖紙,劃分工作局域。
不一會兒,杜樂等人就被帶到一個土堆前。負責帶隊的是一名穿著藍色襯衫的年輕考古隊員,姓秦,杜樂等人在鎮裏領導的指引下稱呼他為秦先生。不過,據杜樂觀察,這秦先生,可能還沒有畢業,是一名在讀大學生,有可能是考古專業的。
秦先生話不多,剛到土堆前,就示意大家開始開工。杜樂抓緊手裏的鏟子,也不用去羨慕人家,也不想去表現,為了一百五十塊錢,老老實實挖起了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