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0章 焦點(2 / 3)

特別是一些士兵的家屬,還在視頻中,認出了他們的親人,悲憤也在蔓延。

由於M國政府仍然沒有公開向民眾,就發動戰役的事件做交代,當下,在M國的民間,就出現了兩種極端的聲音。

一種聲音,重在要求M軍馬上停止戰爭,撤離利國基地,以M軍士兵的生命安全為重。

而另外一種聲音,則是要求M國政府增強軍力,進行大規模的報複,抓捕敵方軍官,進行審判。

但是,不管是哪一方的觀點,都同樣地要求M國政府,先行把他們士兵的遺體,運回M國加以厚葬,以慰死去戰士的亡靈。

M國總統奧爾,最近可真是沒有好日子國了。M軍進攻三度失利,還沒有找到突破口,網絡上竟然又出現了這一連串爆炸性消息,無疑是已經重挫了M國政府在民眾麵前的威信。

而後,許多國家的政要,包括M國國內不知情的政要,都紛紛想要挖掘出,奧爾總統以及他的內閣,在利國采取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的原因。連日來的各方試探,早就讓奧爾總統感覺疲於應付了。

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讓奧爾頭痛的,就要數他即將要麵對的,M國國會的質詢。

國會上,眾議員似乎擺足架勢,不僅不再輕易接受奧爾的官方說辭,甚至尖銳地表明態度,必須要奧爾總統清楚交代,M軍向利國增兵五萬的真正意途,以及M軍在利國的真實損失情況。

M國國會向M國總統發出質詢,這爆炸性的新聞,頓時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當中也包括杜樂。

杜樂並不是完全了解M國的政治環境,以及政治規則的。很多時候,總統看起來是M國最高首腦,可以決定一個政策的走向,發動局部戰爭。可是有時候,總統卻又不像看起來這麼自由,必須要麵對國會在內的各種監督,不能為所欲為。所以,杜樂才會有所關注。當然,也算是看好戲,杜樂想看奧爾總統將要怎樣應付這個局麵。

杜樂同意夏裏夫,協助M國。

隨後,一隊200餘人的島國國防部的將士,乘坐一架大型客機飛往利國,配合M軍針對外星基地的攻擊。

與島國同一個動作的,還包括F國和Y國。在M國總統許諾了大量的條件之後,F國政府和Y國政府,決定以實際行動,繼續支持M軍的行動。F國再次派出一個團,Y國派出了三個團。

這是一個政治信號,證明四國達成了協議。有了更多的外援,M國底氣更足。因此,就算M國政府忙於應付國內外的各種質詢以及聲討的同時,也沒有停止調兵遣將。

杜樂撤離外星基地的兩天之後,大批M軍軍隊,向利國南部沙漠靠攏。上百輛坦克,數百門步兵重炮,上萬名四國聯軍士兵,徑直前往外星基地。

歐美各國,見到F國、Y國和島國,仍然繼續增兵配合M軍,在更多的猜測的同時,就更為相信,在利國境內,必定是有著一個,強大的軍事組織,在與M國對抗。

不少各國,紛紛派出自己的間諜特工,盡可能地收集情報,卻沒有得到多少有價值的信息。

但是,因為埃國電視台發布的新聞視頻的關係,M軍加大了對利國各個軍事組織的掃蕩力度。利國的軍事組織,則因此紛紛遭到打擊。

利國發生這麼大的動靜,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間接導致了,在東亞地區,太平洋上發生的,華國與R國之間的衝突,所受到的關注度因此下降。

因為華國最後,成功地奪回了魚島的控製權,而M國政府,又為了獲得華國政府的支持,在聯合國的會議上,關於魚島歸屬的問題上,公開表態不再支持R國。

沒有了M國的支持,R國海軍又受到重大的損失,便不得不放棄了繼續爭奪魚島的心思。

華國與R國海戰因而得到平息。東亞地區便逐漸恢複和平狀態。各種船舶運輸,商業貿易活動,也慢慢恢複正常。

M國總統奧爾站在一個大門的後麵,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陪在奧爾身邊,是他的幕僚長官,也是他成為M國總統,最重要的夥伴——卡恩。

奧爾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領,看了一眼卡恩,問道:“我會改變曆史嗎?”

卡恩嚴肅地看著奧爾,說道:“不管未來的發展怎麼樣,你都將會成為曆史書上不可或缺的一員。”

奧爾微微一笑,說道:“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個大門的背後,就是M國國會議事大廳。

此時,國會大廳裏麵,國會議員們,正在舉行會議,討論M國的政策。

過一會兒,奧爾將要麵對國會議員的質詢,解釋M國政府在利國采取的政策,以及M軍的情況,特別要解釋埃國電視台的一段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