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便正是他們發揮力量,為保護地球努力的最好時機。
為了和這些宇宙戰機駕駛員配合上,杜樂在烏達國的礦場,額外找了一塊空曠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巨大的倉庫,用以存儲大批的宇宙戰機。
而經過初步計算,烏達國大概擁有了一千兩百多架宇宙戰機。這個數字,放在這個小地方,更是顯得出類拔萃。如果杜樂不是一直強調,讓多倫必須低調發展烏達國,不然,相信今時今日烏達國能夠達到的軍事實力的高度,足以讓其縱橫整個非洲大陸了。
然而,盡管杜樂一直加以克製,但縱觀全球,讓杜樂最放心的,其實也就是多倫的宇宙戰機部隊。
這本就毋庸置疑,因為多倫擁有著,比其他任何人都過硬的背景條件。多倫是一名真正的外星人,他比起任何一個地球人,當然是更加熟悉仙女星的一些戰艦特性。而且,對於外星人作戰的體質條件,生活習性等等背景因素,都是更為清楚的。
而杜樂根本就不需要親自出征指揮,隻要讓多倫明白他所需要的,詳細的戰略目標,多倫就已經能夠清楚知道,該怎麼做。
華國政府果然遵守盟約,迅速組織起並派遣出五百架宇宙戰機,成功拖住亞洲一支阿提拉宇宙戰艦部隊。
而烏達國的多倫,也迅速出擊,在蘇伊士運河附近,攔截了三支外星戰艦部隊。
華國與烏達國的宇宙戰機部隊,已經一並出動,開始攔截、騷擾以及拖延外星艦隊的支援軍力。外星人的後援艦隊,因此沒有辦法及時支援前線艦隊,正是杜樂出兵的最好時機。
有見於此,杜樂便迅速把握住這個最佳的出兵時機,命令停在各個無人島嶼的宇宙戰機部隊,再次起飛,集中火力,對那一百多艘宇宙戰艦發起猛烈的攻擊。
緊接著,杜樂帶領島國一眾政府官員,組織了三千餘名已經初步掌握了宇宙戰機駕駛技術的新手駕駛員,一起登上主島的空軍基地。
到達空軍基地後,杜樂便迅速地,將停放在地下倉庫的宇宙戰機,分批地全數運到地麵上去。
在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杜樂才完成這一步,然後馬上安排這些新手駕駛員,各自駕駛宇宙戰機迅速升空,以便支援地球防衛軍的這次戰鬥。
連新手駕駛員都動用上了,這對於杜樂而言,是非常無奈的一個舉動。這些新手,全是剛剛完成征集和訓練,並沒有任何一個是已經具備實機駕駛的經驗。
在今天之前,他們幾乎全部都是在虛擬網絡裏,依靠虛擬技術和戰鬥環境,駕駛宇宙戰機,感受何為空戰而已。但這必然是與現實有很大的區別的。要知道,在生死懸於一線的實際戰爭中,要一邊駕駛戰機,一邊參與戰鬥,除了需要有純熟的戰機駕駛經驗之外,還需要能與之完美配合的空戰技巧。而這麼關鍵的兩個要素,對於這些新手駕駛員來說,幾乎都是陌生的。
但是,局勢的發展,卻更是不在杜樂的控製範圍之內。特殊情況,也隻能這般特殊地應對。杜樂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在這一萬多名申請人中,選出駕駛技術相對可靠的人員來。
這三千名新手,至少都已經獲得了宇宙戰機初級駕駛執照,至少他們能夠確保會避免犯下某些低級的駕駛錯誤,而對於宇宙戰機的基礎操作,幸好還是有起碼的了解。
但這還是遠遠不足的,所以,杜樂為了保護這些宇宙戰機新手駕駛員的生命安危,便額外讓智能小K,為解決這個重要的問題而編寫了一段特定的程式。
這個特定的程式就是,隻要宇宙戰機遭到攻擊,而沒有當場爆炸的話,係統便可以在一秒鍾之後,自動彈出駕駛員,並為之打開後背隨身裝置中的降落傘,確保其順利空降的硬性條件。
不僅如此,每一名宇宙戰機的駕駛員身上,還被規定必須佩戴一個特製的防水防爆的聯絡器,保證駕駛員落地的地點即使是在大海也能照常運作,確保船艦的援救行動順利進行。
事實上,這些駕駛員駕駛的宇宙戰機,也都是半自動化的宇宙戰機,相對於地球防衛軍的正式宇宙戰機部隊來說,其在戰場上的靈活性則比較低,但是事急馬行田,目前形勢急切,也隻能如此了。
畢竟,杜樂需要這些新手加入的目的,並不是指望他們得以展現多麼驚人的操作技術和戰鬥技巧,而是把他們當做援軍,後備的力量而已,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分散一下外星戰艦的攻擊視線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