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米修斯終究有些不甘心,他不希望,阿提拉家族失去了重起的可能。
而另一方麵,杜樂也不願意,讓阿提拉家族,就此輕易地離開。
此時,在東南亞上空,還有兩萬多架地球宇宙戰機,這就是杜樂最後的決勝之力。
杜樂命令全體宇宙戰機,盡一切可能,務必要消滅阿提拉艦隊的有生力量。他決不希望,損失了這麼多架宇宙戰機,犧牲了這麼多戰機駕駛員,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才換來的,能夠擊落宇宙戰艦的機會,就這樣白白被浪費。
杜樂一直嚴密監控,所以,他知道,敵方有至少一百多艘宇宙戰艦已經失去了戰鬥力。這正是他們反擊外星戰艦的絕好機會。正所謂趁勝追擊,如果不趁著這些宇宙戰艦已經被損毀,但又未得以返回他們的根據地進行修理之際,將他們徹底摧毀的話,待到他們得以卷土重來的時候,必然又會成為嚴重威脅地球人類的超級武器。
杜樂的命令,導致阿提拉艦隊的撤退,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又過了一個小時......
大戰終於真正結束了。這時,杜樂才從地下基地裏,走出來。
當他看見島國主島城市,有幾棟剛剛才修建完成的公寓,因為戰爭又倒塌了,心中卻是不喜不悲的平靜。
因為杜樂的堅持抗戰,地球宇宙戰機,最終隻剩餘八千一百五十一架宇宙戰機......
但盡管地球防衛軍損失慘重,外星艦隊也同樣無可避免地,承受著慘重的損失。
阿提拉家族,僅僅隻剩下,兩百多艘受損程度不同的宇宙戰艦,得以離開東南亞戰場。而其中,也僅有一百艘左右的宇宙戰艦,還得以保存起碼的戰鬥力,其餘的,就有超過兩百艘阿提拉宇宙戰艦,墜入了深海。
從軍事力量的層麵上看,在這場戰役中,地球防衛軍其實並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勝利。
因為,地球防衛軍宇宙戰機部隊損失了八成以上的戰鬥人員,以及超過九成的熟練機師,在戰場上犧牲了。
而在短時間內,地球防衛軍根本不可能,可以再次培養出這樣的一支百戰之師,因為那是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和不小的心力去栽培而成的。
但是,從戰略層麵,地球人類總算終於可以由完全的被動挨打的狀態,變成了掌握主動權的局麵。這一點,是全地球人類,敢於與外星人抗戰,所希望達到的最終局麵!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地球人已經算是打了一場勝戰了。
阿提拉艦隊,最終還是逃離了東南亞區域。
因為同樣蒙受了慘重的損失,杜樂便不打算,命令剩餘的宇宙戰機,繼續去追擊阿提拉艦隊的殘兵敗將。正所謂窮寇莫追,既然局勢已定,杜樂也絕不希望看到,剩餘的寶貴的駕駛員,再全部傷亡殆盡。
這些宇宙戰機駕駛員,除去部分各國宇宙戰機,大部分都將會成為,地球防衛軍新的宇宙戰機部隊,未來的骨幹成員。
杜樂擁有異域的生產基地,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再運一批宇宙戰機到地球。所以,要整編出一支新的精銳部隊,那是需要時日便可以達到的。
當下,戰爭已經結束,杜樂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讓地球防衛軍失去戰場上的優勢,也不希望地球防衛軍艱苦戰鬥之後,勝利果實,被地球各國政府摘取。
所以,為了保證島國在未來能夠占據絕對的話語權,地球防衛軍繼續在各國招收戰鬥。
不僅如此,在參謀官的建議,杜樂還把地球防衛軍的勢力伸出了島國。
以宇宙戰機部隊作為後盾,讓潘歡組織情報人員,在島國周圍的國家,尋找一些願意服從地球防衛軍領導的國家政府,建立一個地球防衛軍的泛東南亞勢力範圍。
同時,仍然是在參謀官的謀劃下,杜樂決定建立地球國家聯合會議,作為地球人類麵向外星的唯一一個合法組織。
成立地球國家聯合會議,並不是想當然,隨便的想法。
未來,地球以一級文明星球的身份加入星際聯盟,肯定是以一個星球的整體加入。
但要在短時間內,統一全球,無疑是癡人說夢。畢竟,地球各國,各地的文化差異太大,連一種固定的全球通用語都沒有,強行統一,隻會引起混亂。
所以,相比之下,還不如成立一個統一的對地球之外星球進行交流的機構,來得更為實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