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安靜了片刻。
有一個中年男子站了起來說道:
“懷宇你是徐大師的高徒,眾所周知,徐大師在駢文一道上造詣頗深,想必懷宇在駢文上也是別具一格,我們拭目以待。”
這人說完之後,下麵的人立馬就開始議論起來。
“這秦懷宇可是咱們贛州文學圈子裏麵有名的才子~!”
“我知道,他好像是徐大師收的弟子裏麵天分最高的,徐大師好像非常的看重他。”
“還有一點你們可能不知道,他可是秦州長的獨子~!”
“原來還有這層關係,難怪徐大師看重他!”
“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個秦懷宇雖然是秦州長的兒子,但是他是真的有真才實學,徐大師對這個弟子可是非常的滿意,不管參加什麼活動都是帶在身邊的,這已經是當做自己的衣缽傳人了。”
“不說這些了,咱們等著看他的駢文吧。”
“……”
等到現場安靜了一點之後,秦懷宇掃了一眼人群中的夏銘之後,才開始將自己作的駢文慢慢的朗誦出來。
駢文的第一句說出口,秦懷宇的氣質就變了,他的聲音你十分的有磁性,整個人信心十足。
一篇文章開始如同涓涓細流一般在眾人的心間留淌,他聲情並茂的朗誦,讓在座的人感同身受,在朗誦到高超的時候,聲音又變得鏗鏘有力、憤慨激昂。
這一片駢文洋洋灑灑上千字,秦懷宇竟然完全沒有卡頓的朗誦了下來。
他這篇駢文一開始是寫了贛州此地的曆史演變,然後再轉到滕王閣的雄渾壯麗,接著又寫到了這一次的集會的高雅宏大的氣勢,最後抒發自己的感慨情懷,點明了自己剛才所說的緬懷古人的話。
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外景及近景,寫的條理分明,色彩鮮明。
說句實話,秦懷宇的這篇駢文寫成這樣是完全出乎於夏銘的意料之外的,在吳大師的壽宴上,他們隻是比的書法,並沒有在文學這方麵有過太深入比試。
但是就現在來看夏銘覺得這個秦懷宇還真的是有幾把刷子,他的駢文在今天的這些詩詞中就像是鶴立雞群一般。
秦懷宇念完了自己駢文之後,並沒有急著下去,他一臉笑意站在那裏。
而大廳裏的人全都安靜了下來,眾人都震撼的看著秦懷宇,似乎都被他的文采驚得說不出話來。
“好~!這篇駢文真的太棒了~!”
安靜的大廳中突然響起了一個聲音,眾人頓時回過神來,循著聲音一看,原來是高建。
“這篇駢文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你這樣說就有點過了,但是這文章也是上佳之作。”
“這文章寫的花團錦簇,條理分明,確實是難得的作品,而且秦懷宇還這般的年輕就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假以時日的話肯定又是一代文豪啊~!”
“真不愧是徐大師的弟子,名師出高徒,弟子能夠寫出這樣的佳作,那老師肯定更加的了得~!”
“這一篇駢文出世以後,華夏文學界年輕一輩中很少有人能出其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