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引君入甕
在李崿回去稟報李林甫的同一時刻,楊國忠也得到了消息,昨晚金吾衛抓人失手了,邢縡竟逃進了李慶安的軍營,不僅如此,李慶安還反咬一口,跑到興慶宮告金吾衛擅自出兵,夜襲安西軍營。
楊國忠又氣又急,這一刻他已經顧不得邢縡了,他當務之急是要推掉自己的責任,李隆基宣他覲見的命令已經傳到了吏部,楊國忠沒有直接去興慶官,而是轉去兵部找令狐飛,在路上,他們相遇了。
“先生,這件事怎麼辦?”令狐飛一上馬車,楊國忠便心急火燎地問道。
“楊尚書,不要急,要沉住氣。”
令狐飛也是剛剛知道此事,他也沒有料到天衣無縫的計劃竟會出這個意外,他也知道私自調用金吾衛是大罪,但隻要抓住人犯,事後再給李隆基私下解釋一下,憑楊國忠國舅的身份,應該沒有問題,但現在李慶安反客為主,把事情捅大了,弄得滿朝皆知,而且還安了一個夜襲安西軍的罪名,事情真的變嚴重了。
令狐飛腦海中在飛速轉動,怎麼來圓這件事,他沉思了良久,才對楊國忠道:“現在我們唯一的辦法就要一口咬定是為了抓邢縡,因為情況緊急才求救於金吾衛,總之一句話,一定要把這件事說成是偶然事件,這樣使君不僅可以洗脫罪名,而且還能把邢縡之事引出來。”
“高明!”
楊國忠一擊拳讚道,不愧是他的軍師,立刻便找到了突破口,他想了想又道:“可是聖上如果問我為何昨晚不向他稟報,我該怎麼回答?”
令狐飛微微笑道:“聖上不會問你,隻會是李慶安來問你。”
楊國忠愕然,“這有什麼不同嗎?”
“兩者大不相同!”
令狐飛笑了,笑得十分曖昧,“李慶安問你,是想置你於死地,而聖上問你,不過是要你給他個台階,所以你隻要把握住這一點,你就能度過這一關。”
楊國忠聽得似懂非懂,他撓撓頭皮道:“先生請直說,我該怎麼解釋?”
令狐飛見他連這點都把握不住,心中暗暗一歎,隻得道:“你就說,你想拿住刺客後向聖上報功,你邀功心切,明白嗎?‘邀功心切’這四個字,便可以把你的一切衝動和錯誤掩蓋住了,這就是你的盾。”
理由雖然好,但楊國忠心中卻有些不悅,他臉一沉道:“我是堂堂相國,怎麼能做這種衝動之事?”
令狐飛心中一陣悲鳴,他苦笑道:“我的楊尚書啊!這個時候麵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大事化小,讓聖上象征性的處罰你一下,也是給他個台階,給他個麵子,你明白嗎?”
楊國忠頭大如鬥,這麼多年和李慶安鬥,他總是吃虧,大到丟官降職,小到沒了孿生姐妹,這次他隻想給李慶安穿一下小鞋,不料連他舅子也賠了進去,他簡直有點怕這個人了,不想去招惹他,可偏偏他陰魂不散,又纏住了自己,天啊!他簡直就是自己的克星。
馬車駛到了興慶宮門口,楊國忠下了馬車,令狐飛不能進去,他又再一次叮囑楊國忠道:“使君,記住了,‘邀功心切!’”
“我知道了!”
楊國忠整了整衣冠,正要走,就在這時,遠方忽然有人大喊:“楊尚書!”
楊國忠一回頭,隻見遠處馳來一馬,馬上之人似乎是大理寺的官員,楊國忠沒有反應過來,令狐飛卻暗叫一聲不妙,他跳下馬車大聲道:“發生了什麼事?”
大理寺官員飛身下馬,上前施禮道:“我家使君命我來急報,今天一早京兆尹來大理寺把昨天抓的人犯要走了。”
“啊!”令狐飛失聲驚呼,突來的消息使局勢逆轉,他們處於下風了。
這時,宣旨的宦官著急地對楊國忠道:“楊尚書,快點吧!聖上已經等急了。”
楊國忠看了一眼令狐飛,便向興慶宮走去,令狐飛忽然叫住了楊國忠,“使君且慢!”
“先生還有事嗎?”
“使君,我與你一起進去。”
情況發生了突變,令狐飛知道楊國忠應付不了,他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臣楊國忠叩見陛下!”
“臣令狐飛參見陛下!”
兩人在丹陛前給李隆基躬身施禮,令狐飛的到來讓李隆基有些不悅,他知道兵部侍郎令狐飛是楊國忠的軍師,可楊國忠作為堂堂的相國,這點小事還要令狐飛出麵,著實令李隆基感到失望。
“令狐愛卿,你來做什麼?”
“回稟陛下,楊尚書昨天擅自請金吾衛協助抓捕逃犯,是臣的主意,臣不敢隱瞞,特來領罪!”
“哼!”旁邊的李慶安輕輕哼了一聲,道:“令狐侍郎的消息好快,我剛剛向聖上稟報了此事,令狐侍郎便知曉了,莫非是順風耳千裏眼不成?”
李慶安的意思就是指興慶宮有人通風報信,他這句話嚇得大殿中的一班宦官個個戰戰兢兢,令狐飛立刻應道:“大將軍此言欠妥,我本來就是要來向陛下請罪,金吾衛鄧將軍進了興慶宮,我會不知道是什麼事嗎?”
“好了,這件事不用爭了!”
李隆基打斷了他們的爭論,回頭質問楊國忠道:“你需要要抓什麼逃犯?你的職務中有抓逃犯這一項嗎?”
楊國忠連忙跪下磕了一個頭,道:“陛下,昨天下午,臣無意中得到消息,說刺殺棣王的同案犯藏在崇聖寺中,臣便立刻把消息告訴了長安縣令崔光遠,但臣後來又擔心案犯武藝高強,縣衙役們對付不了,臣曾經在長安縣擔任過縣令,和衙役們很有感情,不願他們意外身亡,便在令狐侍郎的建議下去向金吾衛求援,這就是事情的經過。”
李隆基聽他說得還算有理,便點了點頭道:“那你為何不把此事告訴京兆尹,而自己擅自做主,難道你不知道這件事朕已命京兆尹全權負責嗎?”
楊國忠又磕了兩個頭,道:“陛下,臣有罪,臣是邀功心切,想把這個功勞占有己有,臣有私心。”
到目前為止,楊國忠的答複都讓李隆基很滿意,他不由又瞥令狐飛一眼,他知道一定是此人在路上教授了楊國忠,才使楊國忠使出如此高明的避重就輕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