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完整版本《迷失東京》的記憶在,李同光照著索菲亞拍的版本侃侃而談。
劇本隻是草稿,拍攝完成的成片,才是一個導演的思想。
李同光對照記憶隻是為了省事,卻無形中觸動了索菲亞。
索菲亞沒有想到李同光的理解與她的心思不謀而合。
索菲亞帶著笑意,一眨不眨的看著李同光:“亨利,你說的真好,我沒想到你看劇本能力這麼強。”
“你覺得這個劇本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嗎?”
“我不擅長這種細膩的敘述。”
李同光搖頭:“你問我,我隻會說‘快點拍出來吧索菲亞,它肯定會大受歡迎!’”
索菲亞笑著輕輕拍了一下李同光的肩膀:“你太誇張了。”
口嫌體正直啊......
李同光看著索菲亞眼底快要溢出來的笑意,深深凝視了回去。
凝視了一會,索菲亞偏開目光,臉蛋微紅:“它其實沒那麼好,我自己都沒有什麼把握,父親他都不看好我......”
說到後麵,索菲亞語氣低沉了下來。
李同光轉移話題:“我的劇本你覺得如何?”
“很不錯。”
索菲亞注意力被轉移走:“它很特別。”
“當你路過一個公共電話亭時,裏麵的電話響起來,你會怎麼辦?”
“有人會離開吧,因為不會有人給公共電話打電話,也有人會接聽,因為人都有好奇心,不忙的時候,會忍不住接聽那個電話的,告訴對方一聲,‘你打錯了’”
“《狙擊電話亭》看脈絡很簡單,就是一個男人接起了一個公共電話的來電,然後遭遇了殺身之禍的故事。”
《狙擊電話亭》講述的是男主角斯圖.謝潑德在電話亭裏準備撥打電話時,接聽了這樣一個電話。
打電話的那個人說:掛斷電話,你就是個死人了。
一開始,斯圖並不相信,直到他將要走出電話亭,一發冷槍射來,一個無辜的路人倒下,恐怖才真正襲上他的心頭。
這一切都是真的。
“這個故事從頭到尾就是男主角一個人的獨角戲。”
索菲亞道:“被困在狹小的電話亭裏,跟狙擊手抗爭,也是在和自己和道德和時間抗爭。”
“可以說這個劇本的質量,完全就是取決於導演還有男主角的能力。”
“導演如果剪輯好了,男主角表演好了,劇情就有奇跡般的張力,就能影響到觀眾的情緒。”
“太過獨特,不是很好拍攝出來。”
作為超級導演的女兒,索菲亞的鑒賞能力很強,說著說著就冷靜了下來,理性客觀的評價。
《狙擊電話亭》是李同光來好萊塢挑選的劇本之一,跟索菲亞點評的一樣,單從劇本上來說隻能算二流偏上。
是導演和男主角的出色發揮,才把這劇本帶到了極高的高度上。
按理說這不適合起步,李同光本來也想要整恐怖片的,例如許多美娛新手片的《電鋸驚魂》
但經過他對時代背景的調查,放棄了這個打算,轉而搞懸疑驚悚的《狙擊電話亭》
一來是李同光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來也是電影跟時代息息相關。
許多電影都跟當前時代背景、社會現狀有密切相關的聯係。
最好的例子就是《肖生克的救贖》
為什麼這部電影會叫好不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