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這檔子事情,《迷失東京》的賬目要重新調整。
劇組的人員薪酬總開支,大約會在100萬~150萬之間搞定。
有浮動是因為籌備期、拍攝期和後期製作中,各種名目的支出數不勝數。
再有就是李同光本身的片酬待遇。
李同光作為製片人和男主角,享有相應的片酬待遇。
公司與個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商業體。
黑光娛樂投資拍攝《迷失東京》屬於公司行為。
李同光擔任製片人和男主角是個人行為,所以也得簽訂聘用協議,片酬15萬美刀。
雖然是他自己投資,但片酬也得按照好萊塢標準來。
新人男主角就是這個價格。
蓋爾加朵拍《神奇女俠》僅30萬美刀片酬。
唐尼演《鋼鐵俠1》僅50萬美刀片酬。
克裏斯.埃文斯在《美隊1》僅30萬美刀。
詹妮弗·勞倫斯《饑餓遊戲》僅50萬美刀......
李同光是純新人,這15萬美刀還是算上製片人的。
不過對比工作量,15萬已經算不錯了。
他這製片人基本就是混的。
多數電影公司會雇傭製片人統籌劇組所有業務,然後在製片人之下是線上製片人,也就是通俗所講的製片經理。
負責準備預算、租賃器材、協調場地、聯係第三方擔保、監管會計人員等等眾多工作的是製片經理。
不過小劇組沒這麼多講究,索菲亞也樂意幫忙,這些職能很多都分在了她的身上。
李同光也不是那種心安理得壓迫人的老板。
雖然索菲亞不在意,但也給了索菲亞一份製片人薪酬,還有一份項目發起費用。
——《迷失東京》是索菲亞發起的項目,黑光娛樂投資這個項目,需要向索菲亞付出一筆開發費,這是好萊塢的行業規定。
這方麵,金牌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和他的布魯克海默公司經常這樣玩。
傑瑞.布魯克海默這樣的製片人,通常被稱為‘策劃專家’。
這些人往往都是項目發起者,比普通製片人地位還要高一個檔次。
根據項目的投資規模,製片公司會向項目發起人支付一定比例的項目發起費用。
少則數萬美刀,多則數百萬美刀。
按照《迷失東京》400萬美刀的投資,規定項目發起費用在5000~1萬美刀左右,李同光給了1萬的項目發起費用。
除此之外,還有劇本版權轉讓費。
《迷失東京》的劇本屬於索菲亞個人創作,而且與黑光娛樂之間沒有創作協議,版權歸屬非常清晰。
按照版權法,在簽署版權協議情況下,被雇傭者創作的相應作品,版權完全歸雇傭方所有。
也就是說,如果項目發起人有了個想法,雇傭編劇創作劇本,劇本的版權跟雇傭的編劇沒任何關係。
索菲亞是準新人編劇,行業規定在5000美刀。
項目發起費用+劇本版權轉讓費,還有3萬的製片費,索菲亞接近25萬美刀的片酬是劇組薪酬最高的。
對比索菲亞付出的,這些錢不多,所以李同光還給了獨立署名,並給了署名一幅獨立的的畫麵,基本能給到的待遇都給了。
她可以不要,但你不能不給。
索菲亞拉來的人情價,就是李同光對她尊重的回報。
總之,賬目做起來有些難度。
好在資金來源單一,由李同光全部複雜,沒有像其他機構進行融資,加上李同光數學深厚,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做出了一份漂亮的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