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五章 老宅裏的祥林嫂(2 / 2)

那麼這裏又可以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魯迅寫這篇小說的時候,當然是有一個原型人物。這個原型人物,不一定叫祥林嫂,但是為了行文方便,我還是叫“祥林嫂”。

為了驗證我的想法,我就把她看成祥林嫂。

我道:“阿毛已經死了,被狼吃了。”我這一句話話一說出來,老人“騰”的站了起來,抬起了她那沒有神采的眼睛。

“我真傻,真的……”

這一句話莫名熟悉,再接著她又說了一大斷,我想我有必要記敘下來,從頭至尾,我沒有打斷她。

“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裏沒有食吃,會到村裏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隻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裏,看見刺柴上桂著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裏,肚裏的五髒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

她接著但是嗚咽,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當我聽完她的這一大斷的獨白,我便體生寒,如果你讀過《祝福》的話,那麼你一定對這一句話十分的熟悉,這一段話,祥林嫂不知說了多少遍。

我一時愣在了當地,我的一切猜測,看來都是對的,魯大牛的母親,正是祥林嫂的附身或是轉世。

可是,這一切太不可思議了,難道世間真的有鬼,或者有轉世這一種說法嗎?

我望著“祥林嫂”,她的神采失落,我真的搞不懂這一切,我感覺我進入了一個我難以理解的境地。

我也終於知道,那一隻碗是從何而來的了,因為那本就是她的碗。當她落魄到要去晚飯的時候,在一個破筐就有那樣一隻碗,破的。

我突然問那老人道:“你……你是祥林嫂?”我激動至極,以至於我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顫抖。

她抬起無神的眼睛,看著我道,我渾身一陣不自在,和書中一個著名的人物說話,我感覺到十分的奇怪。

“你認識我……?”

“我?不但我,而且很多人都認識你。”

她聽了渾身一震,接著又是哀怨,隨之是麻木的臉,她又開始了一大串的獨白,這裏不摘錄。

我的頭十分的脹,於是我把老人扶進了房中休息,老人的房間,顯得有些陰暗,但比劉心奶奶的要好的多。

“你是不是找不到阿毛了?”我問。

“是的,她被一個少爺帶走了。”

“少爺?”

“可是……阿毛根本就不認我,他卻叫我奶奶,他管那少爺叫爸爸。”

他口中的少爺,自然指的是魯大牛,而她口中的阿毛正是魯大牛的兒子也就是她的孫子。

“那位少爺哪去了呢?”

“他走了,帶著阿毛走了……我追了出去,他就把門鎖上了……你說,他為什麼帶走我的孩子?”

她問我,我卻無法回答,此時的魯大牛之母,根本就是祥林嫂,而祥林嫂的思維根本就停留在祥林嫂的身上。

我支支吾吾兩聲,也終於理解魯迅在書中描寫的尷尬場麵。

“說……說不清……”

如果你對一件事不能確定,那麼你隻能這樣說,因為她現在的思維正是認為自己的孫子是自己的兒子。如果我說那根本就不是你的孩子,那麼對她的打擊該有多麼的沉重?

我道了一聲不好意思,便從魯家逃離了。我真不知該怎麼描繪我當時的心情。

怪事太怪,我幾乎找不到思索的頭緒,於是我信步的走著,並不打出租車。

我走了大約二十分鍾,走到了一條頗老的馬路,馬路邊有幾家店鋪,都是一些傳統的店鋪,趙記中藥店、劉氏針灸……對於這個發展飛速的社會來說,這些店鋪當真是稀有動物。

突然間我的眼睛一亮,我看到了一家蠟像館。

蠟像本不稀奇,可是在如此荒僻的地方有一家蠟像館,也是十分特立獨行的一件事。

蠟像並不算什麼高雅的東西,但是造型十分逼真,讓人看起來也是嘖嘖稱歎。於是,我走了過去。

現在已經是下午的六點半了,我不知他們是否還營業,當我到了那個地方,才發現果然營業。

當我推門進去的時候,我發現裏麵聚集了一些人。

我還看到就在這一個房間的後麵有一個門,門被關上,我知道蠟像就在那裏。

他們聚在正在聽一個瘦瘦的男人在發表講話。我奇了怪,不去看蠟像,在這裏聽一個人在發表演講有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