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就十二點了,各回房中休息。第二天一早我就和代玉龍、李茉莉告別,各行其事,李茉莉千叮嚀萬囑咐讓我第一時間把魯家老宅情況告訴她。
不知怎麼的,魯鎮給我的感受挺奇特的,因為魯迅先生有很多文章都是以魯鎮為背景的,其中《故鄉》、《孔乙己》……
一葉扁舟,在水麵上默默行駛,撐船的老者臉上被刻出了歲月的痕跡,這個老者該就是李茉莉說的老者吧。
豈知老者早已找我搭話:“我看客官有些麵善。”
我的猜測並無錯誤,他就是那個撐船的老者,他看我有些眼熟,自然是因為他已經見過李茉莉,而李茉莉的臉龐和我就有幾分相似,我故意訝然道:“您認識我?”
老者撫了撫胡須道:“隻怕你也不是探親。”
我愕然道:“您是怎麼知道的?”
“前一段時間,有個伶俐的姑娘也到魯鎮,她就不是探親。”
我這下確信無疑了。我道:“老大爺您猜的沒錯,我正和那姑娘目的一樣。”
老者笑了一聲道:“那個姑娘是客官的妹妹吧。唯有兄妹才能長得如此之像。”
我不禁佩服老者的眼力:“老大爺您打算再幹幾年?”我開始和老者聊起了天,老者歎息了一聲:“怕是幹不了幾年了。”說完這一句話老者的眼光開始看向遠方,老臉也顯出了無奈。
我道:“老大爺你先不忙劃船,我也不急,咱爺倆嘮嘮,就在這篷中。”
老年人聽我這一說,十分的高興,越是年紀大的人,就越喜歡和年輕人聊天。
他走到了篷中就坐在了甲板上,而我卻坐在了裏麵的一張小凳子上。
我從身上掏出了價值不菲的香煙,拿出一根遞給老者。老者怪不好意思的接著了,看了又看,像是在看一件寶一樣。
“這是好洋煙啊……”他並舍不得抽,還是拿出了他自己的老煙鍋。我道:“您抽吧,我這裏還有大半包,您若是看著喜歡,就都拿去吧。”
老者連忙擺手:“不,不,你看看,怪貴的煙。”我把煙就放在了裏麵的一張小桌子上。
老者手躡手躡腳地從裏麵拿出了一袋子幹花生,道:“這裏是現炒的花生,您若不嫌疑就吃一些吧。”
我“嗯”了一聲,剝起了花生,花生入口極香,這種充滿鄉土的東西,我十分的喜歡。
我和老者隨隨便便地聊了起來,其間聊了很多東西,在此不一一記敘,老者姓趙,姑且稱之為趙大爺。
接著,我們便聊到了魯家老宅。提到老宅,趙大爺自然難免唏噓之情,因為他的弟弟當年就是因為到了向宅才會變成一個傻子。
趙大爺突然現出十分好奇的神色,望著我神秘兮兮地道:“客官……那老宅裏是不是有什麼……?”
我苦笑著,趙大爺以為裏麵有什麼寶藏,而我們兩兄妹接連到那裏,難免令他起疑。
“我隻是十分好奇而已,裏麵怕是沒有什麼吧?”我試探性地道。
“我老兒覺得和您怪投緣的,您何必和這沒什麼意義的事較真呢?”老者認真的態度確實令我感動,不過他竟然以為我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小年輕,這令我覺得好笑(不過,也確實挺不務正業的)。
我道:“趙大爺,其實我是一個記者。”我確實曾經取得過記者證,但是卻從來沒有到一家雜誌社應征過,隻是一個閑散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