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人跟著麵無表情的老夫人來到了大殿,莊嚴肅穆,香火縈繞,因為她們被老夫人提醒過,所以來的也不會太晚,但也不是最早的,等前麵求拜的一茬人出來時,她們才進去,老夫人讓秦書畫跟劉香香跪在她左右,之後就是張氏林氏楚倩幾人,本不信神佛的秦書畫虔誠的跪拜,因為她,讓她不得不信,一求父母家人安康,二求晏書得中魁首,三求未來可期。

秦書畫直愣愣的看著高大祥和慈悲的佛像,之後垂首伏身,耳側隱隱約約的梵音陣陣,洗滌著心靈,要說這種感覺,恐怕跪在最中間的老夫人更有感受,以往她不是沒有來過萬佛寺,這次格外不一樣,不知道是情緒影響了,還是本該如此,她本也是溫柔婉約的女子,上孝敬公婆,下愛護疼惜兒女,可她不甘啊,年紀輕輕就守寡,眾人議論紛紛,說她克夫,公婆厭惡拿捏她,要替死去的相公休了她,左鄰右舍孤立她,沒人給她說一句好話,她跪在祠堂三天三夜,雷電陣陣,大雨磅礴,她跪在地上對著全村人發誓,一輩子不二嫁,就守著兩孩子過,求他們別趕她走。

從那以後,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是在有二流子爬她家院牆還是有長舌婦編排她,又或是她的孩子被別家的孩子欺負,軟弱的她一次次的反抗,不知不覺,她強勢的流言傳了出來,她才發現,隻有你聲音壓過她們,或者在他們(她們)動手時,你不依不饒的去打,不要命的去撕,他們才不敢惹她,不敢再欺負她的孩子,直到她的大兒子讀書好,有上進,村裏人才不會明著暗著欺負她,並且時不時的幫助她,就連孩子的叔伯都拿出了積蓄,讓孩子去努力,原來,並不是他們沒能力幫她,而是她母子還不夠資格,沒有利益可圖,不過,人家幫了她們母子的,她一點都沒忘記,可她的大兒子越走越遠,她的見識跟不上,京城貴人多,誰又能把她看在眼睛,她自卑了,自慚形穢,在這裏,哪一個的出身都比她好,她們說的花兒,詩詞歌賦,她一樣不通,逐漸的,她也就不會去那種場合了,之後兒媳們進門了,她是又怕人家身份高看不起她這個鄉下來的婆子,更怕出身太低,對她的兒子沒有幫助……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她變得她都不認識了,更在夜深人靜時不敢深入去想,隻要她忽視了,那就不存在,可也沒人真正的在乎她了,越老越敏感,越明白,都捧著她,並不是因為真的喜歡她,或者在乎她,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讓她為難最凶的一個,卻做到了她的孩子沒做到的,昨日那般高,那般陡……

在這寺院中,她放開了去想她這二十多年的所作所為,她都不明白她在做什麼,糊糊塗塗的過著,還以為自己有多了不得。

秦書畫驚訝的發現,老夫人的眼角流出來的淚,還在促狹的想,是不是被佛祖罵了,才會感覺哭的那麼悲慟。

直到坐到膳堂秦書畫都不知道老夫人為什麼哭,偷偷看過去,又是麵無表情的樣子,為了能早點拜完,她們是沒有吃早膳的,現在端上來的素齋,秦書畫都覺得香,吃在嘴裏,的確是好吃,一碗白粥,一個饅頭,一碟凍豆腐炒蜜豆,一碟地三鮮,一碟清炒白菜,一碟涼拌豆芽,幾人吃的飽飽的,對於楚倩憤怒的眼神跟林氏幽怨的眼神,秦書畫都當沒看見,對於幾人的齷齪,老夫人放起成見,才發現,哪裏是秦書畫的事,是事兒找上秦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