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河北因為每天都要訓練到很晚,有時候回家都趕不上公交車了,孫父為了讓方便他訓練特意給他買了一輛拉風的雅馬哈250摩托車,趙冠群他們上高中的時候,有先富起來的家庭確實已經比較有錢了。一百零九班還有兩個經常騎摩托上班的同學,一個叫王堅強,當地一家民營藥材公司的少東家,身價不菲,經常騎一輛本田400。另外一個叫仇宇飛,某國營公司老總的大公子,坐騎是一輛紅色的豪爵250。
仇宇飛雖然家庭背景深厚,但是經濟觀念非常強,也很節儉,不該花的錢絕不花,就是有點以老大自居的意思。班裏同學要是跟外班的有點摩擦或者小衝突,跟他走的進的基本也願意幫忙出頭。但是他從不吃虧,不管是經濟上還是其它方麵。仇宇飛曾經不無得意的向同學們炫耀,他的存款已經超過了10萬,這些錢全部是他的壓歲錢。趙冠群覺得不可思議,不過後來想明白了,這哥們家裏親戚多,他父母的交際圈也大,逢年過節這個給500,那個給1000,攢個10多年可不的10多萬麼?這個羨慕不來,因為投胎也是個技術活,誰叫咱沒那個技術呢?
眼看到了征兵季,孫河北告訴趙冠群他不想訓練了,太苦太累,也看不到希望,就算他體育成績達標了,文化分呢?文化分不夠寄希望於特招嗎?所以他要去當兵,那個地方有廣闊天地,他希望去闖一闖。趙冠群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這是他的人生選擇,他自然支持。隻是好兄弟相處了不到一個學期就要分開了(以前的征兵都是在冬季,這兩年才改成夏季征兵的。),他有點不舍。
從開學到臨近期末短短幾個月時間,一百零九班走了很多人,趙冠群記得的就有跟一塊從龍山來的張峰,那哥們學習很好,數學尤其厲害。張華腦瓜靈活,也很有想法,在一次交流中他就跟趙冠群說過自己對於後麵選科的理念:雖然自己理科不錯,但是如果分科,他會選擇文科,因為文科好提分,他可以有更大幾率考上一所好大學。趙冠群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這哥們想的真遠,自己這隨遇而安的性格也該改一改了。開學不到一個月,張華轉學走了。原來有一所中專補錄,張華達到了錄取分數線,所以他幸運的趕上了最後一班國家安排工作的列車。趙冠群對張華表示了真誠的祝福。送他離開後不久,那個惹趙冠群喊出那句成名口號:“老子就是龍山的!”的同學也轉學了,去了一所委培(指用人單位委托培養或者定向培養的生源,畢業過需要回到用人單位工作。)的中專。
以孫河北的身體素質,通過征兵體檢自然是很簡單的事情。還有一個李健健,趙冠群的初中同學,因為身高達到了駐港部隊的標準,幸運的成為了一名駐港部隊的戰士,趙冠群對身邊人陸續離開已經習以為常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同學,朋友,兄弟都一樣,所以他衷心的祝他們以後的路走的更穩,走上更大的人生舞台。
孫河北走的時候班很多同學都去送行,為了答謝大家,孫河北在家裏搞了一個答謝宴,隻接待孫河北的同學和朋友。趙冠群早早的到了,他要多陪陪孫河北,以後兄弟要見麵,最快也要等到孫河北回家探親了。答謝宴上孫河北喝了很多酒,仇宇飛和一百零九班的那幾個機關子弟悉數到場,仇宇飛嚷嚷著等孫河北在部隊混上個一官半職榮歸故裏的時候,他要組建一隻龐大的摩托車對去省城迎接他。因為第二天還要上學,大家吃完中午飯沒有做過多的停留,跟孫河北一一道別後陸續離開。輪到趙冠群跟孫河北道別了,他緊緊握住孫河北的手,把頭別過去不願意與他對視。孫河北一把把他摟過來,在他耳邊悄聲說:“我下個禮拜天走,你有空的話來火車站送我!”趙冠群點點頭,大步離開。
轉眼就到了禮拜天,趙冠群早早就到了火車站,送新兵的隊伍很長,把車站擠的水泄不通。新兵們戴著大紅花在部隊接兵軍官的帶領下,按照車廂號各自列隊跟親人們告別。趙冠群不是親屬,也沒有買站台票,他擠不進去。不管他如何軟磨硬泡車站工作人員就是不讓他進去。眼看列車就要開了,趙冠群急得滿頭大汗,突然他靈機一動,把自己的學生證給工作人員看了,跟他解釋自己最好兄弟就要步入軍營了,他來送他,如果按照規定他不可以進去,那麼請借他的擴音器用一下。也許是看到趙冠群與同學深切的感情打動了工作人員,他把擴音器遞給了趙冠群,同時也警告趙冠群不要亂說話,這個不是開玩笑的,搞不好他要擔責任。趙冠群向他投過去一個感激的眼神,拿起擴音器高聲唱起來:“送兄弟,踏征程,默默無言兩眼淚,耳邊想起駝鈴聲…。”
歌聲剛起,人群有點愕然,緊接著就有人跟唱起來,隨後自然而然演變成大合唱。不管是送行的,還是車站工作人員,或者是剛剛穿上軍裝的新兵蛋子,還有前來接兵的老兵和武裝部的官兵,幾千人合唱的場麵場麵無比壯觀,歌聲響徹天際!行人紛紛駐足圍觀,一曲唱罷,趙冠群謝過工作人員,把擴音器還給了他,工作人員向他豎起了大拇指。趙冠群向他點點頭,轉身離去!好兄弟,心相連,他的祝福,他相信孫河北收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