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理科五班(1 / 1)

趙冠群他們光榮的成為了一名高三學生,文理選科的時候,他們班絕大多數人選擇了理科。不是有這麼一句話麼:“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他們覺得這種學科使用性比較強,不管能學多少,最少打點基礎吧。

不久分班結果出來了,趙冠軍群被分配到了理科五班。他們這一屆一共十個班,文科五個班,理科五個班。文一,理一班除了精英就是精英的孩子。排名越靠後的班,學習成績越差,理科五班在理科生裏麵是墊底的存在。

不過成績墊底,並不代表這裏麵沒有優秀的人才。第一類人才當然是特長生了,理科五班有兩名體育特長生。一個是沈誌堅,趙冠群的好朋友,另一個叫鄧凱,從三中轉學過來的,身材高大威猛,跟孫河北是老鄉,他們都是國家二級運動員。

第二是語言天賦非常好的,談吐幽默風趣、說學逗唱樣樣精通。這裏麵也有孫河北,這貨嗓音獨特,將一首野花改編成了當地花鼓戲的唱腔,別具一番韻味,成了他的成名曲。

理三班籃球打得好的就多了,隨便拉出來十個人,都可以當主力!所以他們跟哪個班打比賽都不怕,一上場就全力以赴,不用考慮體力分配,反正累了可以換人。

有一個長相俊秀,說話風趣的同學特別投趙冠群的脾氣,他叫管偉。管偉的家庭背景跟趙管群也是驚人的類似,他也是有兩個姐姐。最主要的是管偉為人處世的方式,不卑不亢,從來不會因為誰家家庭條件好就去主動巴結,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背景經濟實力不如人家而自卑!

理五班裏麵經濟頭腦靈活的也是比比皆是,有一個同學想出一個給自己攢零花錢的辦法。他先投資整包買來當地流行的特色食品-檳榔。然後打散了賣,一塊檳榔一張一兩的飯票。這裏麵利潤很可觀,一包檳榔他的純利潤高達50%以上。

同學們因為經濟都不寬裕,如果可以分散購買自己喜歡吃的休閑食品,有隻要花很少的錢,哪怕貴一點,願意買單的人還是很多。

這個哥們一看有利可圖,眼珠一轉,又開始兜售熟食。也是分開賣,一個雞翅膀、一個雞爪都是一單生意。偏偏購買的人多,後來這哥們再也沒有向家裏伸手要過生活費。

理科五班隻有兩位女生,被這群男生照顧得很好,不過她們自身實力也很強,在校運會上那都是拿過名次的。這些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精力過剩,身材高大,能歌善舞,可惜了的就是沒有用心讀過書!

搞得教過趙冠群的那個漂亮英語老師惋惜不已,她直言這些孩子可惜了。身材相貌個個出眾,身體素質還好,情商都很高,智商也不低,為啥就不願意讀書呢?不過她惋惜歸惋惜,卻從來沒有看不起這些孩子的意思,而且還經常鼓勵他們成績好的人不見的去了社會就會比別人成功。

因為成功的決定因素很多,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或者名校的教育經曆固然可以輕易取得邁向成功的入場券,但是最後能否成功還是要靠個人,一句話:“學習尖子不一定就是人尖子!”孩子們你們以後步入社會,說不定就成為了本地首富,老師看好你們,賺到錢了成功了多回來母校看看,給後來的弟弟們們樹立榜樣!

理科五班的同學都很敬重英語老師,雖然她們沒有教他們英語,不過他們仍然把老師的地位放到了跟幹媽等同的位置!

五班的班主任換成了趙冠群以前的數學老師,以前的班主任繼續教他語文,不過不再當班主任,趙冠群不由得感歎跟語文老師真是有緣。

英語老師就是以前趙冠群看不怎麼順眼的阿蓮,不過自從經曆了上次阿蓮放過了那些圍毆他的同學一馬的事情後,趙冠群變得很是尊重阿蓮,見到他也老遠就打招呼,還經常跟阿蓮在一起大籃球。他們的交情比趙冠群剛來學校的時候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阿蓮還有一些比較讓趙冠群欣賞的地方是他會因材施教,很有教學方法。他知道理科五班的孩子沒有定力聽他枯燥的講課。就別出心裁的找來很多原聲的歐美大片給同學放,培養他們的語感。因為有雙語字幕,加上情節,這些英語基礎幾乎相當於初中水平的孩子硬是看明白了007係列等眾多經典影片。

後來上甚至好多人突然來上一段劇中的經典對白,那個音準,那個情感的把握,加上他們自己添加的誇張搞怪的表情,經常把那個漂亮的英語老師逗得前俯後仰,對孩子們口語水平的飛速提高也是不吝讚美之詞。

不過趙冠群他們這些孩子雖然口語不錯,但是因為都不靜下心來背單詞,讀寫依舊是一大難關,阿蓮也不刻意強求。因為那個年代搞活經濟,學校對老師經商這件事情並不反對。阿蓮也邊教學邊跟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地方菜館,主要目標客戶是外地遊客,生意甚是不錯。

阿蓮知道這群孩子應該大部分高三畢業就會步入社會,所以他們他經商的見聞,做生意的心得,都統統的教授給了理科五班的學生,他希望他的這番教導,可以讓理科五班的孩子們到了社會可以少走彎路,迅速在社會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