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火力、補給都處於弱勢乃木希典兵團在不到六的時間就從定州潰退,給予華夏造成的傷亡卻不到兩萬人。
而在華夏的強大炮火之下,日軍付出的傷亡卻多達四萬。
這一場戰役對於普通人來不過是一場不大不的他國戰役,然而對於世界列強來,一直尋求如何突破敵人的塹壕防禦工事,華夏作為塹壕戰的精通者給出了答案。
集結火炮,以絕對的火力優勢對敵人陣地進行一遍又一遍的轟炸,同時進行土工掘進。
但所消耗的彈藥讓所有國家都覺得這根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用一車車金錢砸向敵人。
但關於步兵、炮兵火力優勢學已經興起,世界列強次強都派遣大量的軍官加入友好國家,希望可以通過近距離甚至參與戰鬥,了解其中的戰術運用,尋找破解的辦法。
定州一戰,如此凶猛強大的火力,真的讓乃木希典兵團的士兵和底層軍官的心氣給打沒了。
鋪蓋地一遍又一遍的炮火,別躲在防炮洞中,隻要不是躲在永固性質的混泥土結構或者磚石結構,根本沒有辦法幸免。
麵對火力優勢的敵人,密集陣地完全是炮擊的靶子,鬆散防禦又很容易被敵人突破。
在撤退到大寧江之後,沒有心氣的日軍麵對彈藥充足的吳祿禎兵團,根本沒法組織有效防禦。
這也是華夏軍隊第一次爆發出全部的實力,也就僅限於東北戰區補給近,可以從海陸兩路獲得補給。
日軍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了安州之後,乃木希典才發出極為嚴厲的軍令,這才阻止了潰勢。
安州一旦被破,華夏的軍隊就可以長驅直入進入平壤,到時候別保住朝鮮半島的中部,就連漢城也有覆滅之危。
但站在從來不以個人的意誌為結局,麵對鋪蓋地的炮火,日軍再一次崩潰。
大寧江的防線形同虛設,哪怕乃木希典想要死戰,但如潮水一樣後退的日軍卻沒法執行他的命令。
直到安州被複興軍占領,被裹挾到了平原郡的乃木希典才站穩腳跟。
在向日本本土報告了戰爭經過之後,通過電報移交兵權給大山岩,又國內的日本民眾發布了一篇承認自己對朝鮮戰事不利承擔全部責任,乃木希典算是盡了最後的職責。
在三月7日,乃木希典在平原郡城內切腹。
而接過指揮權的大山岩,不得不命令平壤、漢城一帶的軍隊向鹹興地區撤離。
大山岩也沒有辦法,吳祿禎完全不和日軍玩什麼精銳突擊,步炮協同,從未見過如此陣仗的日軍士兵即便戰鬥意誌堅韌,那也是在可以靠著自己的犧牲抵擋華夏軍隊進攻步伐的情況下。
然而自己這邊付出的是一條條生命,複興軍付出的隻是一枚枚炮彈,士兵的戰鬥意誌快速的崩潰。
隨著這紙命令,華夏東北戰區的戰線快速推進,漢城、平壤被複興軍輕易占據。
這個命令是大山岩下的,建議也是他向日本內閣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