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亂子-下(1 / 2)

韋珣也知道夏壽華已經從當初的中年儒生變成現在一個成熟的政客,也沒有和夏壽華計較的心思。

於是他開口道:“先令開封郡市長、該縣縣長去安撫群眾,再令省情報部門盡可搜集參與此時的爪牙。”

“待這些爪牙都找到之後,立即抓捕。”

“然後省法院組織專門的審判組,帶著這些人到該縣,讓群眾派出部分代表,參與這些人的審理。”

“同時,宣布會在每年的刑法修正會議上,針對通奸罪做出修正。”

“最後,告知參與遊行的群眾,他們是收到他國的惡意煽動。以法律中的非法**、非法遊行、尋釁滋事、間諜罪等,按個找到這些人,一邊安撫一邊講後果。”

“軟硬兼施,民眾本來就被煽動,自然會散去。”

韋珣完了事情的處理方法,又提醒道:“這件事處理的要點不是在民眾,但也在民眾。國家不能被民意脅迫,否則這件事開了先河,以後國家施政、國家的發展戰略很容易會因為民眾無法看到長期利己的好處而鬧事阻止。”

夏壽華出聲表示明白了,然後出聲問道:“陛下,那通奸罪最後是順從民意從重處罰以槍決定還是適當修改即可。”

聽到這個事情,韋珣也眉頭皺了起來。

順從民意就會開先河,然後其他事情也會被仿效再鬧事,從而影響國家。

不順從民意,這又和華夏複興黨一直宣傳的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的利益為最優先考慮不符。

“夏卿,這件事先按照程序來執行,安撫民眾解決這件事之後,刑法修正可以通過會議讓各省代表投票決定。”

“通奸之罪,於我們這樣的國家領導人看來,雖是多在道德層麵有影響,對於民眾而言,卻是關係到家庭的穩定。”

“在朕看來,和奸不過量刑六年,通奸量刑十二年,確實是低了。”

“飽暖思淫(那個)欲,如果不量刑極重,難免有讓色(那個)欲衝昏頭的人,或者某些不知廉恥隻圖歡愉的人鋌而走險。”

“秦商鞅曾言:人性本惡。”

“華夏雖以人權為基本,但我華夏和其他國家國情不同,乃衣冠禮儀之邦,如此道德敗壞的事情,以西方的價值觀來衡量刑法輕重,顯然是你們內閣沒有考慮到國情的。”

韋珣看了站著的夏壽華一眼,借著這個話題道:“以後不僅要學習西方的刑法,也要考慮華夏國情。朕希望以後華夏的不是完全的進行西方化,而是希望華夏文明化,科技化。”

“西方的製度有西方的好,我華夏的禮儀道德難道就差了嗎?”

這句話算是韋珣對於之前夏壽華為保個人名譽失去了擔當的做法不滿,借此提醒他。

實際上,韋珣在後世就一直好奇為什麼世道會變得道德敗壞?從曾經的通奸之人,被人作過街老鼠的奸夫**,到了後來僅僅是一個婚內出軌來定義呢?

直到他查詢了法律,才明白為了進步和文明,拋卻了道德層麵,隻以法律層麵來定罪。

這也就造成了犯罪成本低廉甚至沒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已婚家庭因為沒有法律這個最後的線,讓不少已婚的男男女女因為情欲,因為金錢,因為家庭矛盾等原因最後通奸。

通奸未被發現還好,但隻要發現,離婚是大多數的選擇,即便夫妻之間因為孩子忍辱保持關係,也會產生不可挽回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