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奧斯曼的任務是保證保加利亞的利益,最差的情況是退守保加利亞。
短暫平靜了幾的斯洛博齊亞在沙俄軍隊到來之後,更加激烈的攻防戰開始。
保加利亞在占領克勒拉希之後,又攻占了魯塞對麵的朱爾朱和奧爾泰尼察。
兩路大軍,共計十六萬人逼近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在接下來首要的目的已經不是收複失地,而是打一場首都保衛戰。
在沙俄大軍被擋在斯洛博齊亞之後,布加勒斯特擁有的兵力有限,僅有九萬多人,匈牙利也蠢蠢欲動。
不斷抽調特蘭西瓦尼亞方向的部隊之後,羅馬尼亞總算有點底氣保衛首都。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爭主角雖然是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但實際上決定勝負的是沙俄和奧斯曼。
沙俄八萬人在進入斯洛博齊亞北部之後沒有入城休整,而是氣洶洶的對奧斯曼的部隊發起炮擊和衝鋒。
麵對奧斯曼這個經常交戰的老對手,沙俄心中的優越感不比他們對昔日的滿清差太多。
所有沙俄士兵的想法就是,在伊爾庫茨,我們受限於補給沒法全力作戰,打不過裝備精良補給充足的華夏軍隊,難道還收拾不了你奧斯曼?
可近代戰爭不像昔日那般單純講究士兵的勇武和訓練是否精銳。
在塹壕、鐵絲網、地雷、槍林彈雨密布的戰場,完全就是血肉磨坊。
和沙俄從烏克蘭總督區抽調的十萬人不一樣,奧斯曼的十萬人更是奧斯曼的精銳且人數方麵和沙俄比還多出五分之一。
沙俄在幾輪衝鋒之後,發現這個曾經的手下敗將,真的是長進不少,尤其是德國軍官給出的意見讓他們吃了不的苦頭。
在無法取得優勢之後,沙俄的領兵將領不得不向後方請求增兵。
奧斯曼是要確保保加利亞的利益,沙俄的任務是保證羅馬尼亞的領土安全。
所以在羅馬尼亞失去多瑙河這個重要的防線之後,地勢平坦的羅馬尼亞已經處於被動。
英法見到保加利亞已經兵臨城下,如果不盡快救援羅馬尼亞,那麼之後還有誰跟著他們混。
英法兩國增加了對沙俄的資金和彈藥援助,希望沙俄可以增兵巴爾幹,進口解決掉奧斯曼。
如今的黑海出口已經被奧斯曼密布了水雷,英法的物資想要支援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已經極為困難,也隻有從波羅的海運往沙俄。
沙俄在和華夏的戰爭中損失慘重,在國內產能不足的情況下,用不怎麼值錢的人命換取武器裝備是值得的,至少在沙俄看來是值得的。
畢竟沙俄有著一億多的人口,死個幾十萬問題不大。
在交戰之後的191年八月初,沙俄在巴爾幹沒有取得任何突破,拿了好處的沙俄這個時候果斷選擇再次增兵。
因為保加利亞的軍隊已經包圍了布加勒斯特。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持吧,否則新書寫了幾十章看到現在的成績都沒有動力繼續創作了,書友Q群5586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