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品的高附加值是我們獲取更多財政收入的絕佳機會,也能極好的彌補第四個五年計劃的空額。”
“列強曾經既然可以以工業產品掠奪他們,掠奪我們的財富,我們也為何不能這樣做呢?”
夏壽華聽到這裏,也心中大喜,他之前隻是將目光放在了兩大陣營這些出口總值更多的地方,華夏目前的生產總值也是隨著戰爭規模而擴大的,隻能滿足兩大陣營的部分需求。
但是在另一個工業強大的白頭鷹加入戰爭之後,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工業商品增長的情況,原因就是在於失去了英法德奧美意等工業強國的商品之後,不少國家還沒有建立或者初步建立了工業。
在本土工業沒有興起的時候,他國的出口工業無疑可以快速的搶占市場。
白頭鷹是資本主義國家,但在戰爭來臨之時,還是需要按照現法規定優先為國家服務。
“臣會和工業部商議一份工業扶持,讓華夏擁有更大規模的工業。另外還請陛下下令給外交部,盡快和各個中立國達成貿易協定,建立貿易關係。”
夏壽華當即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瞬間就將兩個相關部門需要做的事情提了出來。
“內閣和外交部、工業部聯合製作一份工業發展和貿易的計劃發過來即可。”
韋珣背著手看向大廳中的地圖,目光落在西線戰事最為激烈的
“現在歐洲戰場西線打得熱火朝天。我們為雙方提供的物資會加劇他們戰爭的烈度,龐大的傷亡會讓交戰的雙方很快意識到最終的結局是兩敗俱傷。”
“朕讓你們開辟中立國的貿易市場,為的就是減少對歐洲兩大陣營的物資運輸。”
“物資少了他們仗打得就不會那麼激烈,持續的戰爭會更長。”
“雖然中立國的產品利潤不如兩大陣營多,確實可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確保借助華夏發展起來的工業擁有更多的銷售渠道。”
“戰爭終究不會一直存在,我們需要為以後做出打算。”
夏壽華也是個明白人,華夏的物資大量運往歐洲,交戰的雙方必然會因為充沛的物資尋求快速決戰的機會。
但同盟國有著巴格達鐵路、有著西伯利亞鐵路和正在修建的中亞-黑海鐵路;協約國有著海運路線,雙方都有穩定的貿易渠道。
在華夏全力輸送誰物資少就加大份額,誰物資多就減少份額,以此形成一種平衡的情況下。
彼此的物資都充沛的情況,僵持的局麵會讓雙方傷亡急劇增進,很快就會被兩大陣營洞悉華夏的意圖,甚至可能因為戰爭代價太大而達成妥協。
而減少戰爭物資的數量之後,戰爭的烈度就會降低,宛如鈍刀子割肉放血,短期內看起來可以承受,但等到發現的時候卻為時已晚。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您提供大神唯有弦歌的大時代的中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