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強權主義、和平主義、安定主義(2 / 2)

夏壽華趕緊回話:“屆時殺之即可,如今他們所犯之事,罪不致死啊。”

“嗬,夏卿以為洪承疇與秦檜,誰人罪大?”

“自然是秦檜,其人為一己之私欲,以莫須有之罪名害了嶽武穆,使中興無望。”

“不不不,夏卿依舊沒有看清事情的本質。秦檜雖然有權力,可皇帝不首肯,他敢如此行事?”韋珣示意夏壽華坐下,嘴上卻是繼續說道:“說到底秦嶽之間,不過是政治鬥爭,最後間接導致了宋朝衰微。”

“可那洪承疇呢?貳臣也!昔日崇禎帝重用其人,喪師辱國,卻又苟活於世!若是這也就罷了,可其人卻是盡道明之國防弊利所在,讓滿清得了機會。”

“比起奸臣權臣亦或是亂臣賊子,朕更無法容忍的是叛離國家之貳臣。”

“這······”夏壽華想要說些什麼,但卻又不知道怎麼說。

“朕知夏卿乃是為國家之穩定。這樣吧,明日舉辦朝會,以線法議定如何處理。”

“既如此,老臣告退。”

見到夏壽華步履沉重的離開,韋珣心中也是不痛快。

一些思潮或許暫時看來沒有太大的影響,可真要任由其散播嗬發展,最後卻會影響整個社會,影響國民之觀念!

他也知道現在的複興黨和複興軍受到的是他的影響,奉行的主義被稱為鐵血強權主義,這是基督世界對華夏的定義,後來被華夏沿用。

鐵血強權主義的核心思想有兩個,於國內是華夏民族要抓住一切機遇敢於拚搏奮鬥,以此實現民族和國家的複興,於國外則是以極為激進且少有妥協的政策,以保證華夏的利益為第一前提條件。

隨著華夏的崛起,在外交、對外貿易、科技競爭方麵行事也越發的霸道,強權主義也成為了一個新興的主義思想。

這隻是國家和高層主導的主義思想,但華夏的民間還有一個受眾極廣的主義——安定主義。

即以安定發展,安心生產為核心內容,對華夏官方的政策除非是涉及自身,否則不會關心,希望安定的發展自己的小家庭。

華夏人口最為眾多的工人、商人、三農、都是安定主義最佳的發展對象,也是自華夏民族興盛建立國家之後最為主要的期望,更是全世界普羅大眾的需求。

如果放任返華成員國雇傭的那些口舌散播泛和平思潮,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醞釀下雖然不至於出現反戰情緒,可一旦華夏遭遇對外戰爭的失利之後,肯定會聲勢大漲甚至暗流湧動。

安定主義和泛和平主義雖然字麵意思差距不大,但一戰結束之後,普遍的泛和平主義興起也是原始空二戰爆發的原因之一。

追求安定是民眾的期望,泛和平主義則是對戰爭產生抗拒和抵製。

雖然現在華夏已經沒有大規模繼續擴張的打算,可抓住各種事件插手世界局勢,為華夏牟取利益乃是必行的決策。

他韋珣可不想以後出兵國外結果國內一堆睿智的家夥搞遊行給自己心裏添堵。

。您提供大神唯有弦歌的大時代的中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