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支持韋珣的自然是軍方的內閣成員,雖然比之民政方麵的內閣少了兩個席位,甚至連獨領三票的首相夏壽華都是民政方麵的,但這並不妨礙軍方對戰爭的期望。
因為比起和平穩定的發展,軍方一遇戰事,不論是軍官的職銜還是資曆都可以快速的提升,韋珣支持軍方支持戰爭,他們哪能站到反對皇權那一邊。
尤其是韋珣雖然說國之本在於心,在於爭強好勝之心;可實際上卻是暗示眾人他沒有將那些收受他國錢財為其作為走狗的鼠輩當作子民,嚴懲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愛國家,愛民族”在建國之後就是成為民智培養的核心主旨,在軍方通過戰爭不斷的為國取利的時候,那些被收買的鼠輩跳出來說些反對的言論,顯然是要打擊華夏的民心軍心,雖然他們自己可能不知道。
作為內閣成員,他們的眼光和智慧或許都不是頂尖的,但分析一件事的根本還是問題不大。
返華組織第一次出手是對華夏進行技術封鎖,如今第二次出手卻是想要開始影響華夏的民心民意,他們哪能看不出來。
雖然比起真刀真槍大戰一場,這樣的小動作不能快速見效,卻是殺傷力極大。
但軍政向來都是對立,也向來都是不敢不對立的存在,何況比起軍方被線法規定必須服從皇權之外,民政一方是可以通過線法走流程製衡一下的。
涉及軍事的由軍方內閣商議,涉及政務民生的事務由民政內閣商議,可現在這群搞返戰言論的人雙方都有權管,雙方都在猜測韋珣雖然放權,這次是不是打算借著皇權和影響力重新幹預政治保證皇室的尊貴地位。
很快投票結果就出來了,軍方六個部門七票都投了支持嚴懲不貸,民政內閣九票都投了溫和處理,首相夏壽華棄權。
軍方如此投票並不奇怪,不僅是皇帝支持他們,而是他們需要時刻保證對皇室的絕對忠誠,而夏壽華棄權也不奇怪,作為首相,他即需要考慮民生民政,也要做好時刻支持皇帝的態度。
民政內閣支持溫和處理,則是他們昨天商議一番之後決定的,算是正式和皇室交鋒。
“既然是九票比七票,正好朕有五票,那便投嚴懲不貸吧。”
韋珣說完,看向夏壽華。
夏壽華心中有些失望,但隻能說道:“啟稟陛下,關於返戰份子的處理朝會九票比十二票,理應從嚴處理。”
見他情緒好像有些低落,韋珣哈哈笑道:“朕既然定了君主立憲製,行虛君實相之製,自然不會言而無信左右朝政。”
話鋒一轉,韋珣語氣真誠的說道:“華夏能有今日偌大疆土已是不易,想要守住這些疆土更是不易;今日有人散播返戰言論,明日有人便會抗拒兵役,後日內閣是否就有人覺得邊疆宛如雞肋?再過幾日是否打算棄了?”
“此乃洋夷動搖華夏國本之卑劣手段,朕自然是要插手一番的。”
。您提供大神唯有弦歌的大時代的中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