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 秦朝的變革 下(1 / 2)

最新網址:.x23us.us 秦始皇見滿朝文武沒有反應之後,又開始實施輕徭薄役之舉,滿朝文武仍然沒有太大的反應,因為這些沒有觸及到他們的根本利益,隻有九卿之中的治粟內史反應激烈。

因為輕徭薄役就意味著國庫收入減少,秦始皇便直接下令提高商稅,以補國庫收入減少的空缺。

這一舉措,猶如在池塘中扔進一塊小石子,引起了陣陣波瀾。

好在,這在可控範圍之內,也在秦始皇的預料範圍之內,畢竟,秦國以其他六國不同,秦國重農抑商極為嚴重,極其重視農業,恨不得每塊地上都種上糧食。

秦朝本土勢力倒是很不以為意,這也並未太過於觸及他們的利益,隻是擔心商稅太高,這樣,即使他們取得了羊毛和烈酒的代理權,因商稅過重而得不償失。

秦始皇適時明確羊毛和烈酒的利潤和稅收比例,再一次讓滿朝文武和各方勢力急紅了雙眼。本土勢力不反對,其他勢力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至於,楊沐曾經提過的士紳一體納糧,秦始皇根本沒有提,時機不允許,如果強行做,這簡直是自掘墳墓,六國貴族就會笑出豬叫聲。

最後,就是遷六國貴族入鹹陽一事。此事,秦始皇一提出,直接引起了軒然大波,反對者有之,讚成者有之,大多數都是反對者,反對者多是以安全為借口,說六國遺留貴族族鹹陽,會引起安全隱患等等進行激烈地反抗,實則是擔心自己的利益受損。

六國遺留下來的貴族也是貴族,如若將這些貴族統統遷入鹹陽,勢必會造成貴族泛濫,那時候,貴族就不值錢了。

秦始皇也不惱怒,臉上不悲不喜,默默地看著滿朝文武爭的耳紅脖子粗,腦海中再一次出現楊沐所說的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平時還好,一旦牽扯到自身的利益,就會有爭執,爭執之後便有可能拔刀相向。

秦始皇更加明悟到從利益的角度也能看出誰是敵人,誰是自己人,對自己有利的,往往對文武百官不利,他們就會拚命地反抗;對文武百官有利的,幾乎對秦始皇沒利,因為文武百官的利益多了,秦始皇的利益就少了。

秦始皇不緊不慢地提出了郡縣製的缺點,並提出分封製與郡縣製並行的提議。頓時,反對遷六國貴族入鹹陽的聲音立即消失的無影無蹤,出現的是強烈讚美秦始皇聖明的聲音。

守舊勢力還以為秦始皇遷六國貴族入鹹陽是給自己這些新晉諸侯騰地方。

秦始皇心中不由得冷笑一聲,心中恨不得統統將這些王八蛋給宰了,有利益可得的時候一副嘴臉,一旦觸及到自身利益就立馬翻臉,狗臉也沒有翻這麼快的。但是,理智不允許這麼做,秦始皇不由得想到司馬懿熬死曹家四代的之事,心想:“這才剛剛開始,不急,看誰熬的過誰。”

秦始皇提出郡縣製與分封製並行的想法後,便無人反對將六國貴族遷入長安一事,至於為了顯示秦始皇的大度,特意為六國貴族重新建造宅院之事自然沒有人反對,幾乎,所有勢力都將目光聚焦在分封製一事上。

有讚成的,自然有反對的,讚成的自然是軍功封爵的一方,反對的自然是以李斯為首的法家以及文官那一幫人,因為他們沒有爵位,秦國製,無軍功不封爵,文官沒上過戰場,沒獲取過敵方頭顱,自然無法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