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先到門前再說,等煙波叟出來後再隨機應變。在潭前立足片刻,又喚了幾聲,煙波叟沒有現身,說明人家可能外出了。
於是吳升在煙波潭邊逡巡等待,等著等著,就打量著那些潭中升起的煙霧,下意識的觀想起來……
好吧,真不是吳升故意的,實在是習慣成自然。
但觀想的效果不是很好,他對這座大陣了解得不多,也不知哪裏是陣眼。但吳升有在彭城館驛的經驗,自發便開始尋找陣眼的所在,對別人來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或許很難,但吳升這邊相對就簡單一些了:
觀想煙霧,不行,觀想不出靈力來,過……
觀想岩壁,不行,過……
觀想那棵形似龍爪的迎客鬆,過……
觀想那塊貌似天然的石墩,過……
觀想潭中的遊魚,嗯?有靈力!隻是非常少,且時斷時續。這個難不倒吳升,他立刻調整自己的方位和觀想角度,試了幾次,靈力的觀想頓時流暢起來。
觀想法陣時,主要難題就是抽絲剝繭,在不打亂法陣運行的條件下,一點一點抽取轉換成靈沙。對此,吳升已經有了成功的應對之道,就是敲開法陣的保護“外殼”,之後再觀察靈力流動軌跡形成的雲紋,定格之後整體剝離。
吳升很快就找到了外殼,一個三角形。和彭城館驛那座珍寶閣法陣相比,煙波幻陣的外保護就顯得太過簡陋寒酸了,吳升輕輕鬆鬆便將其麵積解了出來,帶入太極球中,不假思索的“下了刀”。
破開保護殼,裏麵就是大餐。一個個吳升熟悉的雲紋被剝離出來,轉換成了靈沙。轉換了三個雲紋之後,剩下的便是吳升沒見過的雲紋,幾個雲紋交織重疊在一起,因為沒有見過,所以無法辨認。
這就是吳升要找的東西,他就在這裏觀想著,認真梳理著……
觀想片刻,吳升驀然驚醒,這不會把人家法陣給破了吧?那就麻煩大了!
回過神來再看那幾尾潭中的遊魚,遊動之時已經沒有剛才那麼空靈,略顯笨拙,魚鰭似乎也掉了。
不能再搞了,吳升緩步退出煙波潭,回首時,幻陣依舊,隻是煙霧和幻象似乎淡了幾分。這法陣怕是要不得了,吳升很不好意思。
不過沒關係,不留心看,應該看不太出來。
自我安慰幾句,吳升跑路,回到自家鬆竹雅苑,便開始閉目沉思。煙波潭法陣的最後幾層靈力流動軌跡一直在他腦海中轉悠,揮之不去,隻是始終無法剝離出新的雲紋來。
不過好處也不少,至少轉換了兩千多粒靈沙,不無小補。
人的求知欲是很強的,那些雲紋剝離不出形態,不免讓他輾轉難眠,實在忍不住了,於夜半起身,再次偷偷下山。
這次的目標是萬濤穀,穀主人是個風度翩翩的文雅之士,據說曾在稷下學宮求學修行,隻是因為貪花好色,壞了齊國某位貴女的身子,被齊國通緝,這才隱姓埋名逃至狼山。
這位也是個煉神境的人物,所以吳升來時很是小心翼翼,進得穀中,便看見一圈竹樓,竹樓旁有竹橋、竹亭,橋下溪水潺潺,在月光下瑩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