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學宮,丹師殿上,大丹師桑田無、羅淩甫兩人坐於殿中,默默看著一人高的丹爐前,正手忙腳亂煉丹的吳升。良久,一爐烏參丸煉成,飛出三枚盛於盤中,送到兩位奉行跟前,吳升忐忑不安的立於階下,等待著兩位奉行點評。
雖說不通煉丹,羅淩甫卻也知道,吳升這般表現,確實談不上好。
兩個時辰連開三爐,三爐隻成了一爐,於最普通的烏參丸而言,成功率當真算不得高,且就算煉成的這一爐,靈丹的品質也並不出色,勉強算得下品二等。
“孫五曾為蠻荒修士,原本不是煉丹出身,也未得名師指教,自學煉丹如此,實屬難得。”羅淩甫向桑田無解釋:“大丹師以為如何?”
桑田無話語中有些勉強:“孫行走中道學丹,有此天賦,也算不易。”
羅淩甫問:“孫五有好慕丹道之心,都是學宮一脈,可否讓他跟隨大丹師身邊學丹?”
桑田無當即拒絕:“我已不收弟子。”
羅淩甫追問:“侍丹也可?”
桑田無搖頭:“堂堂行走,至丹師殿侍丹,傳出去不像樣子。”
羅淩甫道:“無妨,旁人閑言碎語,何須放在心上?這也是辛真人和魚大奉行的意思。”
沉吟良久,桑田無終於答應:“也好。”
吳升於階下再次拜倒,起身恭送羅淩甫離去:“多謝奉行。”
羅淩甫安慰道:“能容你侍丹,這是大丹師對你煉丹天賦的認可,不可浪費了這次機緣。”
吳升苦笑:“我以為是看在您和辛真人、魚大奉行的情麵上。”
羅淩甫道:“大丹師何許人也,若你當真不勘造就,這個情麵,他是絕不會給的。”
丹師殿位於稷下學宮北宮的東北方向,幾乎是建在了仙都山上,位於第九峰山麓下的一處山坪間,稍顯偏僻,卻正合吳升之意。
目送羅淩甫離去,吳升回首望向身後鬱鬱蔥蔥的仙都峰群山,撲麵而來的濃鬱靈力令人舒爽,絲毫不比揚州碧溪潭靈泉差上半分。這還隻是在山麓下,若是往山裏走,用不了十年,想必氣海世界靈沙突破一千萬大關並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就目前的狀態而言,還不到長居學宮的時候,無論如何,這裏於他而言,始終還是險地。
回到殿中,桑田無正在丹爐前投料,投料完成後便離開了丹爐,在大殿東側的架庫上翻檢著一堆堆竹簡、石片和甲骨。
吳升從他的投料上已經明白他要煉什麼丹,見他不照看丹爐,便自行上前接替控火。
這尊丹爐是稷下學宮丹師殿的鎮殿之寶,名乾坤三鬥爐,據羅淩甫說,是上古傳下來的仙人遺寶,爐下的火口正對著仙都山山底的陽炎真火,這真火同樣是天底下頂尖的地火,也隻有這樣的寶爐才能承受陽炎真火的煆燒。
若是換作幾年前的吳升,要以這乾坤三鬥爐和陽炎真火煉丹,恐怕是力有未逮,但如今的他大大不同,六道分神不僅代表著真元的渾厚,更意味著感知靈力和操控真火的能力到了出類拔萃的地步,以此爐此火煉丹,有如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