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打基礎(2 / 2)

自此大唐鼎盛時刻到來,軍力更是天下最強,縱橫西域無敵,遼東各部更是臣服,除了目前的吐蕃,沒有不臣服在大唐腳下的地方。

而現在的大唐朝廷對於民間的養馬還是有諸多的限製,更別談擁有這麼多的馬匹了!

忠義軍盡了全部的的努力,還搶了馬匪的戰馬之後才湊了一千五百來匹戰馬,組建了一千五百的騎兵。

但是按照李耕的計劃,這些精兵並非是真正的當做騎兵用的,這是他出其不意的一張王牌部隊,如果當做騎兵實在是太浪費了。

但是當時他卻不得不讓他們先當騎兵,現在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有馬了。

有馬和沒有馬絕對是兩件不同的態度,李耕在關於騎兵的組建上,將所有人都叫來了,這是一個大事,這必須要說全體商量。

對於組建騎兵,忠義軍所喲潤是沒有意見的,但是現階段兩千匹馬,給怎麼用哪?

還有騎兵的規模究竟要多大?

數量太多了真的養不起,數量太少了,又沒有多大作用,要是打硬仗,加上損耗,那實在是不太劃算的事情。

“我覺得騎兵數量未來不要超過五千之數,按照現在的條件,不可能要求全員都有馬騎的,我們的戰馬要到明年開春之後才會齊備,現在隻能打基礎了。”

李耕看著眾人說道:“打基礎是比較穩妥的方式,那麼騎兵的基礎是什麼哪?我覺的大家都可以說說,咱們搞一個共識出來,未來就按照這個決議來執行就可了。”

在場的人不少都是軍伍出身,可是現在像武玲瓏這樣的,反而是轉到了民政和行政上去了,安火奴曾經在大唐軍隊中,他當得也不過是步軍而已。

其中最有發言權的好像是薛剛,但是薛剛卻並不說話,高慶鬱雖然騎馬,但是他在渤海國西京守備那裏,帶領的都是雜牌兵,那有什麼正規的騎兵讓他帶領?

曾氏兄弟和安火奴都是山匪出身,更沒有騎兵的經驗,讓他們騎馬可以,帶騎兵打仗該怎麼打?那有什麼經驗?

不過李耕讓說,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說兩句,反正最後他們也知道誰來拿主意,大家的共識其實就是誰能說服大家,就聽他的。

有人說道騎兵打基礎難道不是騎術麼?隻需要將士兵多起=騎馬多練習,多訓練應該就可以了。

而實際上現在的騎兵騎術方麵並不是最重要的,大規模騎兵作戰的時候,騎兵往往有很多人都會在馬鐙之外,還將自己的身體與馬匹捆綁固定住,就是為了在猛烈的衝撞之下,不會掉下馬來。

有人說打基礎,多訓練固然不錯,但既然數量並不多,那麼戰馬和人員的防護都很重要,這需要很多錢的。

還有人說,如果對方有遠距離弓箭攻擊,或者城牆子上那種大型弓弩,範湖反而不是重點了,靈活才是重點,要看對陣時該如何使用?

那麼整體上騎兵在組建的初期,這個基礎該如何打哪?

大家最後隻能講目光投向了李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