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7月19日。
雙方談判曆經七日之久,終於落下帷幕,雙雙對外界發布公告,雙方可謂是“皆大歡喜”。
為表示誠意,東花園的九十七軍及太南行政公署的家屬已經提前一天釋放。
相應的,國民政府一方釋放八路軍在押人員三十二名,其中不乏隱藏其中的紅黨成立初期的同誌。
19日當天。
九十七軍俘虜分批被押往齊家嶺,楊漢作為280團代團長就在其中,對麵接收俘虜的部隊正是漳河南岸的鹿鍾麟部。
而279團團長李偉業被軍統的特務秘密接走,周維漢不難想到其下場。
周維漢站在渡口,看著一批批俘虜被船隻接走,不時地有九十七軍的俘虜對其敬禮。
太南之戰後,九十七軍的受傷的士兵不在少數,周維漢作為前線的臨時指揮,對於八路軍戰士與俘虜一視同仁,不少俘虜得到了及時的救治。
此舉讓不少九十七軍的士兵心生好感,雖然有心留下加入八路軍,但是無奈雙方以定下協議,俘虜全部歸還。
“周長官!”
“周長官!”
“諸位,走到哪都別忘了自己是一名軍人,是老百姓簡衣縮食的養活著咱們,以後多殺鬼子!”周維漢大聲說道。
此時楊漢走了過來,開口說道:“周長官,這段時間給貴軍添麻煩!”
“嘿,楊團長,我記得咱們兩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你可不是這個態度!”周維漢打趣道。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你我之前是礙於政見不同,唉,多餘的話不說也罷!”楊漢搖頭說道。
“楊團長作為軍官,如此正大光明的來跟我交談,不怕授人以口舌,落了一個親共的名頭?”
“哼,這段時間我也想明白了,我一個當兵拿槍的還怕這個?”
“有句話我還是想說,我調查過楊團長的背景,黃埔學生,74軍出身,不過眼下74軍在長沙與日軍對峙,而你等被遣返之後,所屬是第一戰區,想調回74軍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楊某自黃埔畢業之後,一直牢記黃埔之校訓,隻要能上陣啥都,在哪都一樣,戰場上馬革裹屍乃我輩之典範!”
事已至此,周維漢沒有多說什麼,鄭重的敬了一個軍禮:“保重!”
“保重!”
楊漢轉身,一往無前的向前走去,嘴上喊著黃埔的校訓:“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
九十七軍的底層士兵交接完畢之後,自當是朱懷冰與蔡紹仁這樣的重頭戲了。
值得一提的是,國民政府的調查團抵達太南之後,並沒有提出要見朱懷冰,仿佛朱懷冰此人並不存在,其中的態度著實令人玩味。
當天下午。
周維漢將一團,二團,新一團布置在西花園,準備給朱懷冰一個獨特的歡送典禮。
周維漢站在指揮部樓前的台階上,偵察連的戰士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槍,沿著台階分列兩側。
“和尚,將朱懷冰、蔡紹仁兩人帶出來!”
“是!”
不久,朱懷冰在前,蔡紹仁在後緩緩從樓裏走出。
此時朱懷冰已經被關押整整七天,其中個中滋味,隻有他本人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