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同誌們,歡迎回家(1 / 2)

人群中,一名身穿短褂的青年侃侃而談,訴說著心中的理想抱負。

聽他演講的一群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聽到高潮處,或起身,或揮舞拳頭,似乎要將心中的抱負一同揮舞出來。

在往邊上, 是一群二十到四十歲不等的人們,他們看著眼前的青年們,嘴角含笑,眼含讚許,麵露回憶之色,似乎想起了曾經的自己。

“同誌們, 1989年, 譚公為了變法而犧牲, 現在到了我們為革命獻身的時候了,不要害怕,革命的火種會有人傳承下去,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讓我們直麵日寇的屠刀,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青年神情肅然,慷慨悲昂的話語讓周維漢心中不由得悸動。

然而突然出現的周維漢與寺內勇兩人打亂了青年的演講節奏。

周維漢穿著八路軍的軍裝,而寺內勇一副日軍軍官的打扮。

讓眾人豁然起身,或憎惡,或仇恨的眼光看向兩人,恨不啖其肉, 飲其血。

“周君, 你的這群同誌似乎不太友好,看向咱兩的目光,如同野狼一般凶狠!”寺內勇也是個中國通, 剛才的話聽懂大半,半開玩笑的說道。

“你沒跟他們說明情況嘛?”周維漢問道,

“我事情是很多的,隻是讓手下將他們從監獄裏提了出來,或許中間有什麼誤會吧,周君,這裏就交給你了!”寺內勇說完,非常識趣的走了出去,將這裏留給了周維漢。

之前周維漢心裏有著千言萬語,臨到跟前嘴裏卻隻蹦出來一句:“同誌們,歡迎回家!”

周維漢的這句話,讓在場的人都愣了。

回家?

小鬼子來了,好多人早已家破人亡,組織就是唯一的家,同誌們就是親人。

“同誌們,組織沒有忘記你們,一直在想辦法營救你們,現在我帶你們回家!”周維漢再次說道。

此刻,眾人終於確信眼前的這個穿著八路軍軍裝的男子, 就是自己的同誌。

一時間,有人眼含熱淚,有人嚎頭大哭,也有人大笑不止。

他們不怕死,否則也不會經曆敵人的嚴刑拷打,仍然堅貞不屈,否則也不會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坦然赴死。

哭的是劫後餘生,是能繼續為革命貢獻力量。

“你好,同誌,我叫冀仲猷!”剛才演講的青年,快步走上前來,伸出手來。

周維漢這才看見,他的右手的指甲蓋都被拔掉了,短褂下麵隱隱可見傷痕。

冀仲猷是冀卓吾先生的第三子。

在邯單教育界,冀卓吾先生是邯單近代教育的開創人之一,是進步知識分子的代表。邯單淪陷前曾擔任縣教育局長,在邯單教育界德高望重。

抗戰爆發後,他回到五裏鋪家中隱居,偽縣長王曼卿曾以老熟人關係多次請他出麵主持邯單的教育工作,均遭到冀先生的拒絕。

邯單縣抗日政府成立後,他被任命為政府委員、戰地委員會委員等職,他還將兩個兒子送往抗日前線,投身於民族戰爭中去。

1940年,冀仲猷在邯單一帶開展抗日活動被捕,偽縣長楊肇基親自出麵,以冀先生出來為縣政府辦事為條件,保釋冀仲猷,遭到冀先生的嚴辭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