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傻子大逆轉(1 / 2)

此時,城南趙家書房,趙玉林的老爹趙秀才正和他家師爺覺明師傅在吃茶,趙秀才個頭不高,略瘦,精明的眼神裏帶了些煩躁的看著一身和尚打扮的覺明。

就在午飯前,有下人來報,看到他的三兒趙玉林現身城南碼頭。

送出去的棄子,等於潑出去的水,在得知三兒摔傷成了木頭人之後,本來已經放棄的他現在升起了憐憫之心。他把覺明招來商議,是因為他知道覺明在傳授三兒吐納之法,有著師徒情分。

覺明師傅來自多林寺,是羅漢堂首座的俗家弟子,因在河南行俠仗義傷了人結下仇怨,才輾轉來到宜賓趙家避世。

他看到年幼的趙玉林聰明實在,卻是身體虛弱,才教了這孩子多林寺正宗吐納之法。所以趙玉林初練內功便突飛猛進,正事因為有覺明師傅教授他的內功心法而打下的雄厚基礎。

“玉林有消息了,此子剛才現身城南碼頭。”趙老爺沉穩的開口說道。

覺明聽了,不喜不悲的說:“不是說三少爺摔成傻子,癱子了嘛?”覺明師傅對他這個家主心裏是有看法的,家主為了自己舒服,不管兒女死活,等於是將自家親兒子給賣了。

雖然他得悉自己這個徒兒又活蹦亂跳的了心裏歡喜,還是不動聲色,就是要看看主家是如何打算的。

趙老爺歎了一口氣,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才說自家兒子呐,哪有不心疼的。重慶沉船損失不可估量,哪顧得上玉林。當下算緩過氣來了,欲請師傅打聽清楚,那王家要是送出來,到時候還是將玉林接回來的好。

覺明算是聽明白了,他說王家院深牆高,又有沈駝子在,護院高手眾多,要想深入王府打探,難了,容某細細謀劃。

趙老爺點點頭,兩人端碗吃茶,結束了談話。

宜賓縣城說大不大,說小絕對不算小,王、趙兩家都是城裏的大戶,有啥風吹草動都是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趙玉林被王家打成木頭人、又被趙家拋棄的故事在王家的推波助瀾下很快在城裏傳開,小老百姓都知道了。

王家自然是站在上風口,臉上滿是光彩。趙家則成了吃瓜群眾的調侃、唾棄的對象,生意一落千丈,灰溜溜的不能再灰溜溜了。

甚至有大人為了嚇唬小孩做乖娃娃,竟然對著自家的兒子講:“不聽話說?再不聽話老子就讓你娃做趙家老三,叫你娃天天挨口水,頓頓吃不飽飯。”還果然有些效果。

趙玉林在碼頭上轉了一圈,頂著烈日回到王府。

他居然沒有回趙家?

這叫王老爺糊塗了,王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臉上的表情都發出了一致的變化,一個個不屑的看著他。

趙玉林人畜無害的傻笑著從院子中央走過,回到居住的小院,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提筆整理自己後世的記憶。

他是十七歲的少年不假,那是他現在的身體,腦子裏裝的卻是三十歲成年人的經曆。所以趙玉林一點也不在乎,坐下來認真的整理自己的後世記憶,權當練字了。

宜賓縣衙,縣令陳芸和主薄楊誌善剛回到縣衙落座,張縣尉就來陳述王家要送趙玉林回去的事情,說趙玉林已經醒來,並無大礙。

趙、王兩家的矛盾縣令和主薄都是知曉的,也知曉趙玉林摔傷後不省人事的情況,縣令叫張縣尉協調處理好了,別叫結下梁子。

待縣尉離去,縣令說這王家也是太急了點嘛,就不再等等,看看趙家小子的傷情再說?

張公也是的,這點小事都要跑一趟,為何如此盡心相助王家?

主薄楊誌善笑而不語,吃了一口丫鬟送上來的新茶才說王、趙兩家有仇,世人皆知,趙家重慶沉船,找王家借了錢,他們這是周瑜打黃蓋,一個要打,一個願挨。

接著,他壓低聲音說張家小衙內暗中與王家二小姐交好,大人難道就不知?

陳芸說老夫才懶得理這些爛事,隻是這兩家都是我宜賓大戶,楊公還需提點提點,別弄出啥事端來叫大家難堪了。

主薄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趙玉林還在練字,劉三親自送食盒過來了,這是王老爺交代的,務必要看好趙玉林,待明日開市,將其大張旗鼓的送回趙府,好叫趙家大受羞辱。

劉三一邊取出盒內的食物來擺上,一邊詳細報告了,讓他早作打算。

趙玉林輕描淡寫的說了句很好的嘛,還能舒爽的再睡上一覺,隨即舉起筷子吃飯了,還叫李川上來一起吃,不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