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石梯往上走,趙玉林將原來水淹著的城池幾乎全部拆除,僅留下少許全石料建築做紀念,碼頭以上一百多米已經清理的幹幹淨淨,還將建築垃圾堆在一起填出大大小小的休息平台,栽上了樹。
而碼頭上的裝卸工具出現了大型的龍門吊和獨立的甩巴杆,上下貨運采取滑道運輸,操作已經非常簡單方便,正在為貨船裝貨呢。
縣令正看得高興,趙玉林急匆匆下來接住了。
神威軍在上麵新城的高出設有望樓,遠遠的看見後報給了他。
縣令說他想得周到啊,翠屏新城有點樣子了。
趙玉林笑嗬嗬的說這叫百廢待興,要做的事可多了,還差的遠呐。
縣令看到已經恢複的老縣衙裏人來人往的,好不熱鬧,十分歡喜。
趙玉林告訴他年底了,在結算薪酬,他這裏凡是做事都有一筆不低於最低生活的收入。勞工社的理念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有飯吃,都睡得好覺。
說道這裏,縣令的臉色不好看了,他說今年的稅賦都拿去剿匪了,匪患還越剿越大,坐在城裏都睡不安穩了。
趙玉林陪著縣令往前走,一路參觀鐵工坊,他說正有事情要稟報呢,他打算給神威軍都配上大刀,在製造些弓箭。當下土匪勢頭有增無減,萬一土匪偷襲碼頭,他擔心護衛隊受不住,損失就大了。
縣令神色憂慮的點頭同意,陳顯遞過來一把諸葛弩說這個東西射程短,他打算加以改造後做些出來供神威軍自衛使用。
縣令說兵器製造需謹慎,要如實報告。
趙玉林要的就是這句話。
送走縣大老爺,他就鑽進鐵工坊和陳顯鑽研諸葛弩,這是一個連弩設計,他給陳顯建議縮短箭矢,箭頭要開血槽,弓背使用精鋼做成彈性背,弓弦采用金絲線製作法製造出鋼絲來編成鋼索當弦,再用他設計的彈簧助力扳機。
陳顯早就被他驚呆了,今天聽他再這麼一說,一件件都是不可想象,但是通過努力又能辦到的東西。
陳顯深信不疑,立即實踐起來,現場做成了一根彈簧,立刻就體會了反彈力的作用,高興的像個小孩子。但是,短期內鐵工坊還見不到多大成效,能滿足人人一把抗倭刀就不錯了。
趙玉林寄希望的是他在江邊新建的高爐,這是按照江南新式煉鐵爐優化設計的,利用水力鼓風,一次煉化可以獲得上千斤精鐵,就是鋼錠了。
趙玉林還在山裏設計了新型模具和鍛壓作坊,這是要利用大型水車帶動鍛打鐵件,和簡單的人工甩膀子掄錘子完全是兩回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但是說者容易,做起來就不簡單了。第一件就是要修好大壩有水,第二件事就是做大型水車,為了一個中軸上的軸承,就是小孩子耍的彈子盤,他可是費盡心思,要知道宋朝根本就是做不出來的。
但是,陳顯的兩個徒弟硬是依著樣子做出來了,盡管它還十分粗糙,安裝在水車之上後,小小水力就帶著水車嘩啦啦的轉,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們根據需要接著又做出來好幾個呢。
這些,都是巨大的技術進步。
趙玉林回去剛在書房坐下,陳曉敏就過來靠在他身邊膩歪,他一邊不停的寫劃一邊問她又咋啦?
丫頭說不好耍,要他陪著玩了。
現在小敏在這邊上學,肯定沒有縣城裏熱鬧,當然不好耍了。
趙玉林說他忙著呢,她可以去找曲師父問問年底咋個熱鬧熱鬧嘛。陳曉敏馬上拉著他的胳膊給他講:她爹說瓷器坊的鞠掌櫃要送咱一船鞭炮,過年咱在碼頭上放煙花。
趙玉林說好啊。叫他爹把人喊到一起議一議,翠屏山也該熱鬧熱鬧。丫頭找到發力點,一溜煙跑去找她爹了。
趙玉林繼續埋頭寫他的東西,正在入神處卻聽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他抬頭一看,是吳雨琦進來了。小女子過去貼著他耳朵小聲說朱先生醒了,卻不吃不喝,要見他。
趙玉林一愣,馬上起身跟著她去,邊走邊問她川兒呢?
原來不是李川守著的嘛。
她說李川帶人去找他娘了,後院現在由她守著,一百個放心。趙玉林當然放心了,他去朱從文床前坐下,屋裏的人立即退了出去。
趙玉林開門見山的說道:“咋啦?覺得自己成了廢人,不想活了是吧。”
朱從文不開腔,怒視著他。
趙玉林繼續開炮:“還是華夏軍人呢,這點兒困難就把你嚇著了,你應該慶幸自己還活著,你到南宋來了,知道不?”
朱從文突然大哭起來,他不停的重複著:“都死了,我還活著幹啥?活著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