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琦先是甜甜的一笑,立刻笑罵她們說的啥子哦,她哪有啊。
趙玉林笑了,坐過去用肩膀撞了她一下說其實希望她去順風處,跟著魯有朋師傅學習管理神威軍的情報網,他覺得那一攤子更適合她做,幹特勤似乎有點埋沒人才了。
吳雨琦說她喜歡做這個,救死扶傷是一件積德的事情。
趙玉林看到她現在做事果斷大膽,一改最初的感情用事柔弱女性模樣非常喜歡,他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
第二天,趙玉林過江去縣衙,楊誌善已經升任縣令了。他將趙玉林讓去後堂吃茶,很高興的說宜賓港進展神速,眼看著客運碼頭就快投入使用了。
趙玉林說都不算啥,下一步改進機械後修造速度更快。
他給楊誌善說打算召集各地都保開個會,商議建立地方民團小隊的事宜。
他說宜賓要汲取避風塘事件消息閉塞,情報不通叫土匪盜賊鑽空子的問題,就要實現民團統一協調指揮的全覆蓋。他要在全縣完成民團的整編,建立起一張確保安全的大網。
楊誌善說那就定在四日後嘛,縣衙裏下發公文。問具體要做些啥?
他將軍民一家,全民皆兵的聯防聯保思路講了出來,要在宜賓全縣實施,首先在各個都保建立起民團小隊,由他的神威軍派出複原傷兵擔任副隊長帶民團。
楊誌善都答應,問他還有啥?
他說縣裏城南和城北的兩處軍營的駐軍已經不多了,將守城門的全部打發去淩霄山協防,他的神威軍要接管軍營,駐守城門。
楊誌善瞪大眼睛問他啥意思?
他說眼下神威軍已經有五千人,三江口住不下,必須找地方安置。而官軍吃人飯不做人事,叫他們都去野外鍛煉一下,長長記性不是更好?
楊誌善疑惑的問他是不是查到了啥?
趙玉林說沒有,隻是從過去登高山剿匪,城門多次失守就清楚他們兵匪一家的惡劣行徑了。
官軍必須進行整治。
楊誌善吃了口茶,說這得去和陳公商議。
趙玉林說他就不去了,免得陳公為難,請楊大人去走一趟。
他告辭出去,直接回了翠屏山。鞠掌櫃興高采烈地來找他,從懷裏小心翼翼的摸出兩隻模糊的玻璃杯給他看,十分驚喜的說水晶杯成了。
趙玉林拿起來把玩,皺著眉頭說純度遠遠不夠,差的太遠了。
鞠掌櫃有點像小媳婦似的說很了不起的呢,這要賣多少錢了啊。
趙玉林說兩隻一組用香楠木盒裝起配著那陳了半年的五穀豐一起賣,多少錢合適?
“一百兩銀子,如何?”鞠掌櫃問。
趙玉林說:“一百兩?你在搶人呐。”
鞠掌櫃被他說得滿臉通紅,連忙搖著撥浪鼓似的腦袋說此物世間罕有啊,絕對值得上。
趙玉林心裏在笑了,瑪德,就是爛玻璃一個還世間罕有?
他著說就這麼幹嘛,先在他的瓷器圈子打個價,就照水晶杯來賣,隻不過要取名為玻璃杯,通透漂亮嘛。將來有了更好的才叫水晶杯。
次日,《翠屏晨報》便刊登了翠屏鬼穀找到稀罕材料,翠屏瓷器坊做出了人間寶器水晶玻璃杯的特大新聞。鞠掌櫃也從他的人脈圈子進行小道擴散,很快就有人上山來打聽、問詢、看實物。
馬靈兒鍾情於她的叫花雞,在監督商務紀律的同時還念念不忘她的叫花雞,讓劉玉汝安排人在靠金沙江一側的碼頭建起第二家茅屋叫花雞,親自下廚帶師傅,新店開張後生意爆好。
那些前來買玻璃杯的客商可以就近吃到五穀豐、叫花雞簡直樂歡了,天天都是爆滿,來遲了吃不到的,他們就請客人過江去,還說那邊是總店老字號呢。
陳忠順邀請陳顯和兩位做玻璃的師傅、還有鞠掌櫃一起吃酒,陳顯說陳過半年的酒吃起來的確不一樣,飽滿柔和,酒味兒綿長呐。
趙玉林在笑陳顯可以做品酒大師了。
他叫將這個五穀豐換新的酒壺包裝,和玻璃杯搭配銷售,取名為匠心獨具的品鑒酒,一斤酒兩個杯,定價五十兩銀子。
鞠掌櫃說絕對有人要,隻是一隻玻璃杯就有人願意出一百兩銀子的價呢。
趙玉林說算了,多了就不值錢。咱也不用賺的那麼狠,就五十兩銀子,鞠掌櫃就按照白玉杯的價三倍收錢,餘下的都是神威軍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