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簡單一句話(2 / 2)

趙玉林也是笑嗬嗬的請大家吃雞、喝酒。

陳宸儼然成了主人家,歡喜的給大家夾菜,添酒。陳芸看著自家女兒開森的模樣樂了,說她在自己屋裏就沒有這樣過,整天愁眉苦臉的。

縣令大笑,說翠屏山全是年輕人,朝氣蓬勃的,身處於此心情當然好啦。

接著又把陳宸誇了一番,說神威軍的用人別具一格了,他看到大街上不少女子都穿著神威軍的服飾,都是在外麵做事的?

陳宸馬上回答他:當然啦,她說神威軍講男女平等,男女都一樣。

是吧,玉林哥哥?

小姑娘邊說還邊給趙玉林夾過去一隻雞腿。

趙玉林說那是肯定的,神威軍要的就是公平正義嘛。

縣令先是一愣,馬上笑嗬嗬的公平正義,好啊,這個社會就需要公平正義。縣令希望神威軍的新氣象對犍為能有所促動,問趙玉林可以駐軍於他的縣城嗎?

這個就讓他有點為難了,趙玉林看向陳芸。

縣令見他不答,說他將縣城交給神威軍守備,住軍營、給兵餉,像宜賓一樣不行嗎?

陳芸發話了,說大人已經走訪過了宜賓的街巷,百姓都說好呢。

趙玉林說宜賓縣城隻駐六百兵,大人需要多少人?

縣令開心的說多少由小哥安排,隻需駐進來就好

趙玉林覺得這個縣令有點神威軍的粉絲味道了,神威軍不是泥塑木雕的擺色,進城去是要依照大宋法律做事的。

他說,大人可要想好咯,咱神威軍對事不對人,會依照大宋律法,本著公平正義的原則辦事,隻怕給大人帶來麻煩。

縣令猶豫了一下,堅定的說來吧,犍為需要神威軍。

趙玉林無語了,叫陳宸去將《翠屏晨報》收集些來送給縣令大人,他說神威軍能在敘州做點事情,全靠他老師鼎力支持。不然臨安早就下旨裁撤了。

縣令說翠屏山的報紙他多少看過,知道裏麵有些做法與時下相悖,可都是黎民百姓歡喜的事情,他有同感,支持神威軍的主張,不怕丟官。

趙玉林見話已說到這個份上,便說回去就安排人去聽他差遣。他送走兩位大人上船,小陳宸要他陪著上城樓觀景,兩人看著她爹的官船越走越遠。

趙玉林說還是知州大人的千金呢,可別尾巴翹到天上了,做事要小心仔細,別叫人說她蠻不講理了。

小姑娘靠在他身邊問誰說她壞話了?

絕對沒有的事。

次日,江北城裏的玻璃店開張了,楊誌善帶著一幫官員和城裏的大戶去給他小娘站台,捧場。夥計們頭晚上放進貨櫃的玻璃杯,高級玻璃杯什麼的,連有瑕疵的貨品都賣了個幹淨。

楊誌善過江來找他,說碼頭全部修好咯,要搞個落成儀式,他打算請嘉州的知府來揭牌。

趙玉林對這些不感興趣,說全憑楊公作主了,碼頭勞工社為了宜賓港犧牲太多,他要讓馬玲兒代表神威軍出席落成儀式。

楊誌善知道他很重情誼,馬進為了保衛碼頭犧牲,馬玲就是碼頭化子們的代表,他說行,就依著哥兒的。

跟著,他又提要求了。楊誌善說翠屏山火起來後宜賓城裏就冷清多了,有啥辦法讓城裏熱鬧起來?

趙玉林笑著說這可是在考教他了,不過做啥都是要花銀子的。

楊誌善咬著不放,硬要他想辦法。

趙玉林想了一下說他的玻璃店開張後那些選購新奇物事的商人不是就呼啦啦跑過江去了嘛,他覺得可以把舊州壩一帶的街道整治出來,讓路過宜賓的客人去遊街,買咱宜賓的特產和稀罕的手工藝品,品嚐特色小食啥的,或許是個吸引客商的好辦法呢?

這個辦法簡單了,隻需要將街道整理出來,鋪麵統一翻新,統一管理環境衛生,統一接送的牛車停放,將現有的空地利用起來修造新鋪麵,引入商家即可。

楊誌善說主意很不錯,就是沒得錢,他可以像修碼頭那樣把土地交給趙玉林,讓神威軍出錢給辦了,標準就像翠屏山一樣。

楊誌善還得意洋洋的說不要別的,就修個翠屏山一樣的茅房出來用,絕對是多的很的人要去入恭。

趙玉林正喝著茶呢,被他給弄的笑噴了。

他送走楊誌善回去,見陳曉敏在書房塗鴉,趙玉林上去從後麵抱住問寫點啥?

小女子撞了他一肘叫起開,趙玉林回去坐下吃茶。陳曉敏過去坐下盯著他問是不是去給張老先生告狀了?

原來如此,他問老先生說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