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他一聲爆吼(2 / 2)

當他抓住船幫,看到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大理的戰船沉沒後衝向攔江索網竟然攔起了兩米多高的水頭,看那樣子還在不斷長高。他一邊爬一邊大喊開船,船頭應敵,船頭應敵。

各船都看到了江水的變化,神威軍的水師立即動起來,四艘車船在前麵艱難的移動,船上的戰士們還在向敵人發射炮彈。

隻聽得嘎嘎嘎、嘩啦啦一聲巨響,攔江索網承受不住巨大的負擔,終於斷裂了,上遊的戰船如一片葉子在巨浪中隨波逐流,蜂擁而下。

岸邊陣地上,雙方的士兵都看呆了,趙玉林對著賴傳芳大喊:“吹響衝鋒號,出擊。”

一時間號音嘹亮,神威軍呐喊著衝向敵人陣地。大理兵稍作抵抗立刻敗退,高進和賴傳芳帶隊交替掩護著一直追了下去。

趙玉林跟在後麵走過芭蕉灘,越過觀音崖將大理兵逮住。

原來,苗貴在擊敗中路敵人後,立即派出馮貴奇帶領一支八百人的先遣隊進至馬湖江邊,用渡口上敵人的八隻木船強渡馬湖江,順利穿插到敵人後方,截斷了大理兵的歸途。

高玉祥得報後路發現神威軍,渡口被占,他慌了,丟下部屬,帶著丞相派來的專使立即抄小道出逃。

大理兵群龍無首,各部將帶著兵勇各自為陣,四下逃竄,神威軍乘勝追擊。

中路軍和東路軍合兵一處飛兵南下,一路狂追至石門,逼近大關。

西路軍邊打邊追,沿著金沙江南進兩百裏,深入烏蒙部反複無常的米提部紮下大營。

趙玉林說既然這裏反複出現叛亂,那就設置個永善寨,發動彝民控訴那些酋長的的斑斑劣跡,將風氣正過來。

此時,神威軍是傾巢而出,全軍撲向大理國。火鳳凰有鎧甲護身,傷勢不算太重,休息兩天後都又要披掛上陣。

趙玉林不讓她上前線,說已經抓了那麼多的俘虜需要管理,叫她安排人手去各大集中營進行宣傳教化,願意留下的咱歡迎;願意繼續當兵吃糧的神威軍一視同仁;要返回家鄉的神威軍也不攔著。

趙玉林對俘虜長期滯留不看好,一是需要看守關押,二是消耗糧草,三是始終是一個不穩定因素,等於在給自己安裝定時炸彈。

所以,他迫切希望將俘虜的問題解決了。

宜賓城裏,嘉州知府真大人,敘州知州陳芸和縣令楊誌善都是心裏懸吊吊的在等著新市鎮的消息,終於最新戰報到了。

趙玉林隻有八個字“南進一百裏,大獲全勝。”

首先是陳芸高興的一拍茶幾說“大善啊。勝了。”接著大廳裏的人都是長出一口氣,激動的歡呼起來。

新市鎮看著很遠,其實也很近,馬湖江水道流速較快,船兒一眨眼功夫就到宜賓了,所以新市在不在宋軍之手,牽動著每一個敘州人的心。

知府真德秀搓著手在大廳裏來回走動,高興的說咋就不再具體點,讓他如何向官家呈報?

陳芸說大概戰事尚未結束,玉林那小子怕出現意外吧。

楊誌善在邊上小聲補充說神威軍就那麼點人馬呀,打敗大理已經夠嗆,萬一他們舉兵反撲,變數就大了。

真大人來自臨安,對兩國交往的慣用手段那是門清,他叫剛到宜賓的三千兵馬分散坐上民船,立即出發去新市鎮,劃歸趙玉林提轄。

各地支援來的糧草跟隨前進。

他這是在造勢,大理還是有皇城司,順風處這樣情報打探機構,真大人這樣一動,大理皇宮肯定是立刻、馬上、飛快的曉得了。

接著他給成都的丁知府休書,你不派兵總要給點糧草軍械噻,萬一宜賓受不住,大理兵衝過來後花銷肯定更大。

這一招也是造勢,就是要讓大理知道臨安朝廷在做戰爭動員了。

然後他才回到陳芸給他安排的清淨小院去做精美的國書,要將大理好好斥責一番,叫他們老實聽話,不然大宋鐵騎要如何如何芸芸,這些就不贅述了。

趙玉林已經下令停止南進,神威軍畢竟還不到三萬人,打個勝仗容易,要控製下來,管理好就不是馬兒隨便跑的事了。

現在,他的大軍正分成若幹路掃蕩殘敵呢。

各地的大小部落倒是很聰明,一看到大理兵敗北,馬上站到神威軍這邊,積極提供、安排大軍的食宿,還幫助抓逃兵呢。

但是,趙玉林有交代了,各地部落在戰爭期間不偏不倚的都是好人,以糧資敵他都不計較,那些充當馬前卒、急先鋒的帶路黨是絕對的奸人,在戰場上相助大理兵打神威軍的就要徹底清算了。

他告訴兄弟們:這是個原則問題,曉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