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互市很重要(1 / 2)

臨別,玉陽子叫來四個俗家弟子讓趙玉林收下,帶去軍中效力。

他也不客氣,八匹馬一路飛奔返回成都,趙玉林帶著人直接登船返回宜賓。陳芸告訴他大理使團已經去嘉州了,要商議休兵罷戰。

趙玉林一舉擊敗高玉祥後,早就估計到大理不敢再戰,他們能來談,這個結果最好了。

三日後,大理使團回到宜賓,趙玉林去府衙參加會談,嘉定真知府已經接受大理賠償白銀三萬兩,雙方就地停火的約定。

這涉及到兩國邦交,趙玉林無話可說,全盤接受。

大理使臣問他何時劃定邊界?開放互市?

趙玉林說邊界可以立即劃定,神威軍為表示誠意會在實際控製線上後退三十裏,希望大理國也不要在此區域內駐兵,以實現邊界的和平。

大理人開森了,問他好久開互市呢?

他說互市就不急了,總要先穩定下來在說嘛。

大理人著急了,說大理國小,若是長久不開互市,無法進行貿易,大理的新鮮水果什麼的就成了落在地上的肥料,還請大人體諒。

趙玉林說那他就通知邊貿,先將鮮果收進來。

大理人本來是想借鮮果的問題要他全麵開放互市的,沒想到趙玉林依舊堅持,無奈的答應,請他早日商議,重開互市。

趙玉林一點也不急,當初在新市鎮搞事的目的是為了釀酒,買大理的陳糧,此次大戰不但打敗大理國,還繳獲了他們存放在後方的大量軍械糧草,擴大了地盤,他短時間內根本不缺釀酒的原料。

送走大理使臣,陳芸將他留下吃茶,說他手握幾萬兵馬,猛將如雲,肩上責任重大了,委婉的提醒他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好好帶著他們保家衛國。

趙玉林當然知道,朝廷要調他北上,就是看到他在宜賓坐大了。一個最不起眼的民團組織居然將大理兩萬兵馬打的打敗,任誰都要掂量掂量。

他感謝老師關愛,告辭回三江口。

臨安皇宮,皇帝正在朝堂上大讚宜賓的神威軍呢,連發感概,說一個小小的民團竟然能打敗大理精兵,不簡單了。試問若是我大宋的兵將都像他們,何愁金人來犯?

使相立即指使禦史言官出班,建議朝廷調神威軍北上戍邊,為朝廷效力。

皇帝當即應許,升趙玉林為敘州兵馬都監,神威軍都統,調神威軍北上受興元府節製,抗蒙戍邊。

有誰知道皇上的心思呢?

才一年的時間,皇帝對待宜賓的態度從事事頂著使相幹,到現在順著使相走。這才多久啊。

昨天晚上,皇帝又去西湖邊匡思思那裏幽會,他的小情人收到皇帝送的玻璃茶葉罐開森啦,帶著兩個小姐妹,穿著悄悄托人在宜賓定製的國民裝在屋裏扭著小屁股給他看,把皇帝看的眼花繚亂,龍顏大悅。

皇帝右手握著趙玉林的高級玻璃杯,左手摟著匡思思親昵,那匡思思一口一個的誇讚趙玉林年輕、帥氣,頭腦聰明,叫皇帝嫉妒之火暗升,竟然丟下匡思思去把她的兩個小姐妹折騰了半宿離去。

哎,怕是從那時起,皇帝就真的起了殺心。

趙玉林回到家裏去給他娘請安,他娘興奮的告訴他,咱的國民裝都賣到臨安府了呢,前些日子竟然有客商拿著尺碼上門來,指定要他娘親手做,一套就是三十兩銀呐。

趙玉林替他娘高興了,看來宋人還是喜歡新潮的服飾,他又選擇些記憶中的服裝樣式畫出來給他娘。

末了,他去馬靈兒房間,丫頭肚子越挺越遠了,趙玉林笑嘻嘻的逗她小心摔倒。丫頭說都是他惹的禍,等她輕鬆了要狠狠收拾他一回。

趙玉林笑哈哈的說著來呀、來呀,跑開了。

夜裏,陳曉敏歡喜的在他懷裏拱,問他聽不聽她的好消息?

趙玉林抱住她的雙手使勁收緊,丫頭立馬尖叫“不要,不要,本宮有了。”

趙玉林趕緊鬆手,問啥有了?

丫頭說他笨,是她懷上了。她說回來時在船上吐的少,不覺得,回到家裏就猛吐,她悄悄的找了太醫把脈,咱有了。

趙玉林一陣驚喜,嗬嗬,轉眼間就播下了兩個的種,臉上幸福滿滿。

次日,他和朱從文乘船去新市鎮。

神威軍重點防禦大理方向,各大隊幾乎都調去那邊了。他召集眾將議事,討論抽調精幹隊伍,組建北上先遣隊事宜。

朱從文宣布,神威軍即將北上,戍邊抗蒙。由苗貴擔任先遣隊隊長,帶領各大隊負責作戰的副大隊長和三百人的偵查隊出發去漢中,為神威軍搞好聯絡、找好駐紮地和偵查地形,做好軍隊進駐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