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林接到皇命後立即告訴趙思涵,咱趕緊收拾去找三哥議事。
趙思涵卻坐著不動,告訴他這是國事,又不是家事,咱們回去找三哥說家事得行,國事就不對等了。
段小林瞪了趙思涵一眼,坐下悶在那裏,問她要如何才能回去?
趙思涵想了一下,要他去大理和他爹鎮南王說清楚,另外派人去臨安朝廷,回頭她倆再帶著孩子回娘家斡旋。
段小林立馬安排去了大理皇城。
趙思涵腦子十分清醒,打仗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情,她怎麼能回去找她哥調停呢。她回去是肯定能夠解決好的,但是還得要有朝廷的背書嘛。
趙玉林在永善休息了兩天接到寶文立的戰報,東邊反擊,大獲全勝,已經拿下大理兩城。他立即命令展開反擊,逼迫大理退兵。
神威軍的投石機和迫擊|炮隨即向大理的營地右側山頭展開一輪炮火覆蓋,把方圓半裏的一個山包打得爆燃。
跟著,魯有朋便向敵營射去了要求退兵的書信。
統兵主帥已經接到石門的敗報,再看到剛才神威軍嚇死人的炮火覆蓋,好恐怖啊,心裏像十五個水桶七上八下的。
帳前小校送來神威軍的最後通牒後他啥也不顧了,立即組織撤軍。
還好,撤退路上他接到了大理的皇命要求退兵,算是在嚴格執行君命,輕輕鬆鬆的帶著隊伍脫離了戰場。
如此,雙方算是暫時休戰了,趙玉林要諸將回新市鎮議事。
仁懷堡的戰事早已結束,兩個守備縱隊的人馬陸續回到馬湖江。
趙玉林決定擴編守備軍,從馬湖這邊守備縱隊抽調骨幹力量搭起仁懷守備縱隊的架子,招兵買馬,新建守備三縱、四縱兩個縱隊,分別駐守仁懷的複興和古磁,持續穩定仁懷堡局勢。
他給老魯講,新建的這兩個守備縱隊募兵要寧缺毋濫,首先達到一萬人編製,以後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三日後,趙玉林回到宜賓去見陳芸。楊誌善見他來了,笑嗬嗬的要走,說他們翁婿好好聊聊。
他叫別走,別走,一起吃茶噻。
楊誌善揚著手裏一摞文件、表冊說才從嘉定府開會回來,還要吃透大小姐的官文,安排布置下去呢。
說罷,樂嗬嗬的扭頭走了。
陳芸看著他叫坐噻。
趙玉林不客氣,坐下端起茶碗吃了一口就問老爺子那裏有不舒服?
還在生陳宸的氣?
他不說還罷,一說老爺子的火氣騰就上來了。嘴裏噴火似的說人家現在是上官,比知府還知府,他管不了,哪裏還敢生上官的氣。
接著又嘮叨,說陳宸咋就隻有那麼點點氣量,說她兩句就生氣了,也不回來看看,吃個飯啥的。
趙玉林曉得,他這是在生他自己的氣。
上次陳宸坐漢中的大官船回家,確實有顯擺的味道,但也不是他和女人們有意建造來享受的,陳芸對著陳宸一頓罵,小女子心裏肯定不舒坦。
後來,他將官船作為神威軍的公用船隻,大家都在使用了,肯定沒有話說。
趙玉林想的不同,那官船既然已經擺在那裏了,還是用起來的好。真正擱在碼頭上棄之不用,那才是最大的浪費,讓百姓好笑了。
他吃了兩口茶說:誰叫他是老爹呢,陳宸的壞毛病還不是他打小寵出來的。小姑娘人微言輕,在嘉州做事肯定不容易了。
陳芸繼續生氣的說:她有你這個夫君撐腰,啥事辦不成?
趙玉林聽著,那語氣裏雖然還夾帶著火氣,明顯的小了許多。他也不去回應,嗬嗬,嗬嗬的笑著說大理可能要派人前來聯絡,還請爹爹支應著。
隨後胡扯幾句他就告辭了。
出來,楊誌善接著他一起去碼頭的柴火雞吃酒,猛誇陳宸治理有方,才一月不見,嘉定府的樣子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城裏成立了清汙局,有提轄專人做事,將那些有體力沒技術的人組織起來打掃衛生,清理溝渠,修建樹枝,城池的麵貌一下子就變了,看著清爽許多啦。
嗬嗬,陳宸將他在收複長安時兌換會子的主意用了起來,很不錯的嘛。
這樣,既做好了城市的環境衛生,又將這些無業遊民安置下來,有固定的收入的百姓至少生活有保障,城裏的秩序還好了許多。
他吃了一口酒說宜賓這裏早就在做了,也不是啥新鮮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