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有人要篡位(2 / 2)

西集團報告:各縱隊已經齊裝滿員,州縣還編練了守備隊,就是經濟發展有點滯後,得靠馬玲嫂子撥款支持。

眾兄弟立馬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趙玉林說哪個方麵都需要銀子,很正常的。

郝曉明給大家報告,盡管西集團貧瘠,但是兄弟們沒有坐等,他將部隊輪換,保證有三成的兄弟屯田增加糧食儲備,西集團就是被封堵一年也餓不死人。

趙玉林馬上帶頭鼓掌。

這一點很重要,隊伍不但要戍邊保安全,還要設法解決糧食問題。

過去,大宋邊關的將士要得到糧食,需要營生的商人將糧食、鹽和茶運到邊關,換取糧引,鹽引來做生意。

趙玉林改革了商貿體係後用稅收一根杠子衡量,邊關的糧食除了商人運進來,就靠後勤補給了。要想更好的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力更生,自給自足。

高進的北集團就比郝曉明的西集團幸福多啦,他們打歸打,卻是放開和蒙古做生意,狠勁的賺蒙古王公將軍的銀子,不但隊伍滿編,還向中軍大帳上交了不少銀子。部隊自力更生,將營房都做了修繕,隊伍的生存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老曹聽完了立即誇高進做得好。

但趙玉林提醒高進要注意了,蒙古帝國絕對是想滅了咱們占領整個大宋國。通過蕭關長驅直入,占領寶雞後拿下整個關中是他們的重要選項,這裏必有一場大戰,府衙、軍營就成了他們爭奪的重點,應做到有用即可。

眾將立刻明白了,為啥趙玉林要求邊關要盡力發展生產,保證糧食供應有吃的,而不強求固定設施的建設。

就是因為遲早要和蒙軍決戰,這種曠世罕有的決戰絕對是慘烈的,毀滅一切的大戰,那麼這些交戰地區的建築首當其衝便成為了毀滅的對象。

既是如此,還建得那麼漂亮有何用?

老曹一心牽掛著士兵的冷暖,聽到趙玉林的闡述之後馬上明白了。要求邊軍將重心轉移到士兵的吃穿和訓練上來,時刻警惕著北蠻來犯,盡力幫助百姓改善生活。

趙玉林立即帶頭給老曹鼓掌。

夜裏,他將郝曉明叫來密談,要他密切關注東女國腹地康延川的情況,李雲清已經西進雀兒山了,他們要整軍備戰,以防不測。

次日,他和老曹告別,沿著故道北上關中。

曹夫人望著遠去的趙玉林說:讓咱們的老大、老二都跟著玉林小哥吧,他身上總有學不完的東西。就拿視王侯如糞土的逍遙氣度來說便是無人能及。這些年從來就沒聽說過他因為朝廷的賞罰不公鬧過意見。

老曹樂了,笑哈哈說夫人想通呐,“遵命。”

臨安朝廷,皇宮裏還在為趙玉林封王而爭吵呢。

皇帝收到了趙玉林的奏折,不要蜀王的帽子,隻求免肖豔一死,因為肖豔是他神威軍的一個兵,犯了錯誤理應由他來承擔責任。

皇帝看著心裏舒坦了,這裏麵有沒有因為肖豔是他的女兒姑且不論,趙棄兒甘願不要封王來保全肖豔的性命就讓他心動了。

趙玉林報告了神威軍兩山集團招募的吐蕃兵西征雀兒山,正式建立大宋的康寧州,要為大宋取得更多的牧場養馬,擴大騎兵對抗北蠻。

這個就很不錯嘛,哪像他身邊的人,一天到晚的就曉得耍嘴皮子誇誇其談。

趙玉林還上奏臨安,請朝廷遷都長安,或者成都,理由十足的說長安是曆朝古都,龍興之地;成都已經是兩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又位於川蜀核心,絕對的安全。

而臨安自從揚州遭遇兵禍之後已經暴露在蒙軍兵峰麵前,若是遇上蒙軍突襲,絕對難保安全。

川蜀那麼好,連他的私生女都偷偷的去了神威軍中,朝中到過成都的官員也說成都繁華,皇帝開始動心啦。

趙玉林還提醒皇帝留心了,那北蠻可能得了清城派火|藥的配伍,新煉製的火|藥絕對威力大增,到時候對戰起來拱衛京畿的宋軍不一定抵擋得住。

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就不是皇帝關注的了。

皇帝最關心的是有沒有人要篡位?

嬪妃們懷上龍子了嗎?

還有沒有銀子花?

皇帝在肖遙椅上躺了一會兒,心情好多了。張口第一句話就是警告樞密院,不許治長安兵卒肖豔的罪。

他身邊值守的太監立馬邁著小碎步出去傳達口諭。

接到聖旨的史兒子已經無暇顧及如何處理肖豔這個小兵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