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跑路(1 / 3)

就連記憶,都會老去,淡化,消失。何況宴席?堅稱自己不會忘卻的信念,不一定經的起歲月的敲打。以為會是一輩子夢想的心願,或許也會慢慢遺忘。希望永遠活在心裏的人們,可能隻是在清醒的時候會再想起。

人生大概就是流水席罷。

守住的,隻是不斷流動的時間之砂。

扯遠了哈,繼續回來講故事。

半決賽第一場,國少對陣東道主的比賽,在三後的周六晚上七點半進行。雙方的重視都是空前的,國內不用多,各種曆史拿出來討論比較之後,一致認定這支隊伍,這場比賽的意義都是裏程碑高度的。

島國媒體的重視不遑多讓,各種報道鋪蓋地而來,席卷了每一個角落。

最先揭開的疑問,是上一場比賽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島國觀眾為國少隊加油。

熱情褪去後的島國觀眾,在賽後采訪中紛紛表露心跡:過來加油,就是為了不讓他們過早被淘汰,讓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少年們缺了最重要的墊腳石!

不過,雖然對自家隊伍信心滿滿,但在被問及對手印象的時候,很多人還是實話實了:比想象中頑強,比各種報道中更強大,是個不容易對付的對手。媒體們也紛紛變臉,熱情比較分析起來。

最大的疑問還是出場陣容。

東道主不必多,一貫的風格決定了出場陣容即使有變化也隻是微調,堅持地麵進攻的戰術思想不可能丟下,控球在手以圖控製對手的想法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對手就難講了!

隻是對陣墨西哥隊一場比賽,就展現了這支隊伍的不同戰術打法。開場那種開放式對攻是媒體們最希望出現的,場麵好看機會也多。更擅長的東道主贏麵更大。後麵那種依靠個人能力打開局麵的打法,是衡量東道主個人技術水平的重要標杆,雖然驚豔。但媒體們普遍期待這種個人英雄之間的碰撞。最後那種挑戰極限的全攻全守+高舉高打才是媒體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不過略一分析。他們普遍覺得那是超水平發揮,不足為慮。

打法分析完,出場陣容也就浮出水麵了。

雙後腰還是單後腰是個重要的戰術信號,基本決定了這支隊伍是對攻還是防反,是地麵還是空中,是保守還是開放。之前的替補,比如張笑瑞,黃勇之流。都有可能憑借優異表現坐穩主力位置。個人風格不同的情況下,局部變化還是很大的。張笑瑞突破能力強於盧偉,但場上發揮不夠穩定,失誤稍有點多。盧偉組織和傳球能力更強一些,但體力明顯不夠。隋東諒和黃勇的區別就更大了,一個是邊路快馬,比賽經驗豐富,不過有時候會比較獨。黃勇則讓人眼前一亮,速度,意識都屬上稱。傳球功底也不容視。誰上誰不上,看來都是合乎情理的選擇!

以上內容分析完,島國媒體有點犯愁。打法不確定。陣容不確定,比賽局麵就難講,最終結果就不敢下狠注。

而且,從兩隊的一路對手實力,對陣的各項數據逐一分析來看:雙方的實力差距,真沒有之前想象的那麼大!

嘲諷了半個多月的島國媒體嘴硬是一貫的,但盲目樂觀已經去了一多半,開始派出大批人馬,各種方式。各種渠道開始重視對手。

嗯,是重視。其實和騷擾也差不許多。

首當其衝的,是各種采訪。被人一一擋下之後開始各顯神通。尋找各種機會和隊員們搭話。即使不被搭理,也要把島國人的二杆子精神發揚到底,沒有幹貨也要惡心你一把。

緊隨其後的,是民眾自發的追星活動。龐大的陣容裏麵各種人都有,雖然大部分目的不良,可抱有純潔目的的也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