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戰友(1 / 3)

打電話給王*丹互報平安之後,尤墨還沒想好去哪打下午所剩無幾的時間,楊肇國的電話打了進來。 . .

其實這貨目前用的號碼連國內的夥伴們都不知道,對方能這麼快就打聽到,顯然也下了不功夫。

楊肇國沒有當麵問起,卻偏要繞個大圈再打進來,同樣也是在花時間分析研究,請示彙報。

全興目前的狀況非常微妙,正是需要強有力的因素介入,把局麵明朗化的時候。因此尤墨的到來無論是好是壞,都能在去留問題上起到不作用。

從情感上來,維持全興俱樂部這麵大旗不倒,是件民心所向的事情,也能繼續得到來自地方政府的肯定與支持。從利益上來,隻要能維持正常運轉,足協再黑他們也認了,就當花錢打廣告。

真正讓他們心生退意的,是國內聯賽已經成了個無底洞,看不到任何出口的那種。足協成了無底洞的製造者,絲毫不擔心他們的死活,反正有大把的企業在後麵等著,熱錢到處都有。

更可怕的是,他們這些最早一批入主國內聯賽的企業由於熟悉遊戲規則,不肯當冤大頭,已經成了穿鞋的對象!

身為企業,廣告費用所占的正常開支比例不可能一直攀升下去,尤其是自身營收增長無法匹配的情況下,壯士斷腕也再所不惜。

畢竟養活著幾大千人呢,因為國內足球這趟渾水導致入不敷出,顯然不是商人所為。

尤墨的回歸讓他們第一時間感到絕望,覺得改革無望,足協那幫吸血鬼會變本加厲。可接下來這貨不走陽關道風光無限,偏要到窮鄉僻壤去曬太陽,其目的頓時讓他們生疑。

到底是為了一雪當年之恨,還是別有用心?

按楊肇國的所見所聞分析來看,前者可能性很大,不過事關全興俱樂部生死存亡,他不敢大意,當即打了個電話給哥哥楊肇基。

剛好,苗麗的彙報工作在此前不久完成,汪市長已經打電話過來詢問狀況了。

結果一問之下才得知,那貨居然是來考察研究,幫他們出謀劃策的!

如此一來,豈敢怠慢!

“聽是您告訴汪市,我們狀況不太樂觀,今年如果玩完,明年可能就不玩了?”

楊肇國笑的很是熱情,話中卻不無試探之意。

全興今年的大投入讓整個川中為之振奮,除了少數內部人士,幾乎沒人能想到他們是在孤注一擲。

尤墨這個外來和尚怎麼會得知內部消息?

“是啊,你們怎麼回答的?”

一聽這話,楊肇國心中一驚!

用“你們”不用“你”,明對方很清楚全興的掌門人是誰。如此一來,遮遮掩掩反倒容易引起反感,不如打開窗亮話。

“董事長告訴汪市,全興這幾年展是不錯,可收入增長遠遠趕不上俱樂部開支,基地建成後更是難以為繼,今年算是砸鍋賣鐵賺吆喝了。”

“是打算拚個好成績,再賣個好價錢吧?”

“.......”

楊肇國額頭上開始冒汗,遲疑了好一會,才用力咳嗽兩聲開了腔。

“瞧您的,哪有的事,哪有為了賣個好價錢先砸錢的?”

“先砸錢是為了擺脫轉手之後造成的負麵影響,省的讓人瞧不起,全興賺了錢就跑,把川足給坑了。”

一聽這話,楊肇國臉上的汗開始往下淌,聲音打顫。

“您的想法,想法,我不敢苟同.......”

“那就換個人,看他是否認同我的看法?”

話音一落,楊肇基如釋重負,連客套都忘了,忙不迭地點頭答應。

過了一會,尤墨的電話再度響起,接通後,一個陌生的男低音傳了過來。客套幾句之後,開始直入正題。

“難怪汪市找我問這些,原來有外來和尚念的經。”

“經是真經,不過念的人得有心,才能收效。”

“您這一念不要緊,我們頭大了一圈。”

“可不是,緊箍咒帶在你們頭上,我這一念夠你們頭痛一陣子了。”

大實話讓對麵忍不住咳嗽了兩聲,才不無遺憾地道:“我記得那年德國元老訪華,念的經聽起來不錯,和您是一路嗎?”

“是一路,現在還想聽嗎?”

“想聽,不過隻念給我們聽,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