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隻有拉上老大了。”
角球防守的時候,李京羽使勁撓了撓頭,不過最終還是出了口。
整整四年沒有在一起踢過比賽了,陌生感是全方位的。這種狀態下,別以前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就連正常的比賽交流都有些別扭。
當然,也可能是希望越大,落差越大的緣故,他們沒想到老友重逢會變成眼前這番光景。
好在李京羽的人渾膽大沒有被歲月磨平,出了本該由張笑瑞做出的戰術變化。
變陣!
4!
“好啊,剛好腳下澀,試試腦袋。”
尤墨回應的很快,不過此時剛結束角球攻防,禁區附近到處都是人,隊友心領神會的同時,對手一樣不會錯過。
.......
三前鋒陣形在國內賽場上非常罕見,除了需要搏命的時候前鋒換後衛碰運氣之外,沒有哪支球隊把它當成常規武器。
原因無它,中場控製能力不夠,即使湊出三駕馬車,身後也沒有糧草供應。
何況優秀前鋒每家能有一個已經謝謝地,要找三個同級別的家夥純屬方夜譚。
與之恰恰相反,留洋軍團可以輕而易舉地滿足上述條件!
隋東諒與姚廈的衝擊力在那擺著,國內罕有一對一拉開了能防住的,張笑瑞的組織能力與李貼的大範圍覆蓋均屬上乘,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中場運轉。這四人之間不存在默契問題,留洋一年所接受的戰術理念差別也不大,都是講究控球在腳的壓迫式進攻,很少直接起高球往禁區裏吊。
三前鋒呢?
楊辰的留洋生涯起步較早,進步也最明顯,身高,度,技術,意識,對抗,方方麵麵都沒有明顯短板,個人實力在國內已經穩居前三。
李京羽這種身體條件平平,靠技術與意識吃飯的家夥,在成年賽場上不如青少年時期那麼高光。但在真正的內行看來,他的能力需要高水平的隊友幫他吸引仇恨,拉開空間,才能完全釋放!
尤墨原本是淩駕於所有人之上的存在,不過他的存在感在這場比賽的前分鍾裏實在不強,鏡頭前出現的次數寥寥無幾。
這貨足一個多月沒怎麼摸球,腳下感覺不夠利索,於是在進攻組織中參與不多,即使有拿球的機會也多半以傳球為主。何況對手退的比較靠後,帶球往人堆裏衝可不是他的風格。
遠射倒是一件可以拿出手的破密集防守利器,可惜對方門將對此早有防備,利用身高臂長的優勢把他唯一的一腳重炮轟門拒之門外。
腳下做不出文章,腦袋呢?
沒問題!
這個假期他雖然沒怎麼碰球,但身體訓練沒有絲毫落下,經過二十多分鍾的高節奏對抗之後,比賽感覺已然回來大半!
此時衝到對手禁區擔任支點,既能利用他那逆的身體條件直接威脅球門,又能最大程度威懾對手,給隊友製造得分機會。尤其是李京羽這種嗅覺靈敏的家夥,混戰中捕捉機會的能力絲毫不弱於他!
這三人組合中,楊辰居右,尤墨居中,李京羽居左,三人呈三叉戟模式,直插對手腹地!
當皮球在左路運轉時,李京羽主動拉邊,與隋東諒形成配合,製造傳中機會。尤墨與楊辰在禁區裏形成雙高組合,直接威脅球門。
當皮球在右路展時,楊辰主動回撤,或者內切,或者下底,與姚廈在邊路製造殺機。尤墨與李京羽在禁區裏負責捕捉戰機。
當皮球在中路展時,尤墨主動回撤做牆,背身拿球的同時掩護張笑瑞。楊辰與李京羽從兩側肋部殺入,在禁區裏攪風攪雨!
六個人,依然還是開場時的六個人,但陣形如此一變,立即牢牢壓製住對手,機會開始頻頻出現!
瞧著場麵呈一邊倒的壓製狀態,所有人這才明白,尤墨為何大大咧咧地把戰術變化告訴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