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明遠洋航運,這個就交給飛虹來操辦,他就占一成的紅利。“
鄭芝龍聞言,不由激動的道:“多謝皇上恩典。”
怎麼說話的?
我現在已經不是皇上了!
不過,在場的眾人倒也沒覺著有什麼不妥,甚至就連真正的皇帝朱由校都沒當回事。
泰昌幹脆也當什麼都沒發生一般,微微笑道:“飛虹,成功和妍兒好像挺合得來的,我們接個親家吧。”
哎呀,太好了。
鄭芝龍連連點頭道:“好好好,多謝皇上恩典。”
接下來大家也懂了,凡是負責組建和管理新公司的那都主動跟泰昌攀了個親,讓自家繼承人娶了個公主。
這樣一來大家等於就是一家人了,合作起來也方便。
泰昌把新公司組建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又鄭重的介紹道:“接下來就是京城的擴建了。
我和烺兒商議了一下,規劃已經定好了。
京城南麵的房山和大興就專門建大型機械廠。
京城西麵的西山一帶則專門建武器裝備加工廠。
京城東麵到武備城一線原有的民間工廠我們就不去動了,另外我們再建一些商業街、住宅區,再多招些商戶來建廠生產日常用品就行了。
京城北麵則建成接待屬國使團和文人墨客聚會的風景區。
這一次正好各個屬國的國王什麼的都來了,整個大明的舉人也差不多都來了,我們就先集中人力物力來建北麵的風景區。
然後舉辦一些比賽什麼的,吸引一下人流,讓更多人知道這個遊玩的好去處。
你們可別小看了這遊玩,如果遊玩的人多了,那也是一大收入來源。
畢竟,遊玩的人也要吃飯,要住店,甚至還要買點特產什麼的。”
呃,遊玩也是一大收入來源?
這個八字還沒一撇呢,暫且不論。
朱由校又忍不住問道:“父皇,這些屬國的國王和大酋長什麼的都問朕要人,怎麼辦?”
這個泰昌早就考慮好了。
他不假思索道:“你開個恩科吧,新皇登基開恩科的先例有很多。
不過,這次的恩科取士跟以往還不一樣。
會試結束之後你便讓禮部貼出告示,凡是願意去屬國為官的舉人都能名錄恩科榜,賜同進士出身。
這些進士如果在屬國幹出成績來了,也能調回大明本土任職。
至於正常的兩榜進士殿試過後還是按正常流程安排官職。”
這恩科開的,那也是前無古人啊!
會試過後,落榜的考生大多都喜瘋了。
他們都以為這次落榜之後就隻能再等三年了,誰知道,新皇還來了個恩科榜,而且,隻要願意去屬國任職就賜同進士出身!
大半落榜考生那都選擇了去屬國任職,畢竟,同進士出身那也是進士啊!
會試和殿試期間,京城北麵也在大興土木,飛速打造風景區。
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後,京城北麵便變了模樣,處處樓台亭閣不說,還有酒肆茶館,接待各國使團的館舍那更是多如牛毛,甚至,泰昌還命人修建了一個巨大的書法館和繪畫館。
殿試結束之後,京城各處便貼出告示,大明錢莊、大明西洋商號、大明醫藥、大明船舶、大明遠洋航運,大明漁業、大明礦業、大明機械等聯合出資,大明禮部主持,開展第一屆大明書法大賽和繪畫大賽。
兩場大賽的獎金那是嚇死個人。
書法大賽和繪畫大賽的第一名那都是十萬兩!
第二名到第十名依次遞減到一萬兩,第十名到第二十名那都是五千兩,第二十名到第一百名還有一千兩!
這一下聚集到京城的讀書人都喜瘋了,甚至很多在職和致仕的官員都報名了。
京城的老百姓聞訊,那也是高興的不行了。
畢竟這會兒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讀書人寫字作畫一般人還看不到呢,更何況是這種獎勵驚人的競賽,那不知道能看到多少神作。
幾天的報名過後,第一屆大明書法大賽和繪畫大賽便開始了。
這兩場大賽的賽製跟後世的競賽差不多,還分初賽、複賽和決賽。
書法比賽的初賽就是每人寫一首唐詩,複賽就是每人寫一首宋詞,決賽則是每人寫一首前朝比較出名的文章。
繪畫比賽的初賽就是畫花草樹木、複賽就是畫人物動物、決賽則是畫山水城廓,可以包含花草樹木和人物動物等等。
比賽的評委那就是禮部組織的在京官員。
賽程也跟後世差不多,一場場輪流來。
隻不過,比賽的場麵就跟後世不一樣了。
這次書法大賽和繪畫大賽報名的人數都超過了一萬,後世可沒有這麼大規模書法競賽和繪畫競賽。
而且,後世的競賽觀眾還不能進場。
泰昌組織的和兩場大賽觀眾還都能走進比賽場地,隔著精美的圍欄近距離觀看參賽的文人揮毫潑墨。
甚至四周的觀賽區域那還都布置的如同茶館一樣,如果看累了還可以回來坐下喝杯茶,吃點精美的糕點什麼的。
如果覺得走得累,還可以用望遠鏡在上麵掃視整個賽場。
碩大的賽場,同時上千人揮毫潑墨,觀眾數量更是達到數萬,那場麵之壯觀,直接把屬國國王什麼的都驚呆了。
說實話,書法和繪畫達到了一定的境界,看起來那也是種享受。
這種比賽在休閑娛樂活動不多的時候還是相當吸引人的,不管是屬國國君、普通老百姓那都看得如醉如癡。
這一屆還正好有許多的書畫大家,比如畢懋康、王鐸、傅山、文震孟等,那都為了助興,親自下場,揮毫潑墨,不知道留下了多少佳作。
後麵,大明書法大賽和繪畫大賽也是越辦越大,越辦越紅火,不知道多少商號公司出資讚助,驚人的獎金也不知道引來了多少文人墨客。
泰昌之所以組織這樣的大賽那也是為了讓老百姓茶餘飯後能有點事幹,搞活一下氣氛,彰顯盛世的風華。
他這一番拋磚引玉之下,後麵的大賽那是越來越多,什麼跑步、騎馬、射箭、蹴鞠等等,那也是越辦越紅火,老百姓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
大明盛世就此開啟,他也放下一切,帶著老婆孩子開始到處遊玩,享受起盛世的繁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