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閑幹嗎要這塊漢匈戰爭最前沿的大凶之地作為新的封地?就是因為腳下這片煤田。
後世一提煤老板,第一個聯想到山西,殊不知陝西榆林這塊的神府煤田,才是華夏儲量最大的煤田產區,與德國魯爾煤田,俄國庫茲巴斯煤田,美國的阿巴拉契亞煤田等共稱為世界七大煤田,相當於四十個大同礦區。
別以為古代尚且沒工業化,煤炭就沒用,用木炭煉製鋼鐵與用焦煤煉製鋼鐵,煉出來的就是倆玩意,而且把參天大樹砍伐下來,上好的木頭燒製成木炭,在送入煉鐵工坊中,遠沒有一鐵鍬煤挖出來來的廉價便利,要是把這兒經營好了,劉閑都能在西漢發展起個小工業革命來!
就在去年秋天打獵發現裸露出來黑乎乎石頭的地方,厚實的黃土被挖掘開,地上被摳了幾個大窟窿,一張張臉抹的漆黑的上郡年輕人鑽進了礦洞中,旋即推著一車車沉甸甸的煤麵煤炭出了坑來。
木頭造四個鐵輪子的大礦車一車就能有二百多斤煤,底下負責挖煤的一車一公分,挖滿五車才能換取一鬥糧,往上推車的推上十車才能換取五個工分一鬥糧,可是這一車煤運到長安城,劉閑就能賣出半石糧食的高價來,還不管職業病,如此剝削,難怪恩格斯說過,資本來到人間來,打扮的人模狗樣的,可是它每個毛孔都透露著血和肮髒的東西。
這也是劉閑非要弄什麼部曲賑濟的原因,若是平常,就算作為白翟侯,差不多後世榆林市這片的地主,劉閑也就能每年勞役麾下領民三天時間,再想要征調勞役,就算給錢都是格外難,還得看人願不願意動彈。
而且去掉征募,召集所浪費掉的時間,一夏天也就所剩無幾,超沒有效率。
可是現在,按勞分配,雖然旱澇保收,可是秋收的糧食已經和你沒啥關係了,而且現在退出已經晚了,錯過春耕,這一年沒有收成真是會餓死人。然後不勞動就沒工分,沒工分就得挨餓,就算剛剛結束春耕,格外渴望著夏閑的休息,年輕人們還是得扛著鋤頭來挖煤。
當然,劉閑這絕對不是為了貪婪的名正言順剝削農民勞動力,而是像穿越前,理直氣壯質問劉閑,你上班就是為了工資?的他老板一樣,向民眾們傳遞勞動的真諦,隻有勤奮不懈的加班努力,你老板才能把奧迪換成賓利的奮鬥精神。
估計感受到了白翟侯大人的博愛,下麵那些正在挖煤的上郡年輕人們都要“感動”的哭了。
也難怪同樣占據漢中,一條西漢水改道,漢高祖劉邦與昭烈帝劉備就是截然不同兩個下場,在沒有大貨車大火車的時代,水運真是命根子啊!
就拿去年那場仗來說吧!劉閑等各支部隊的補給品之所以吃不上飯,補給品那麼少,不是因為長安城太倉真就沒糧食了,而是大冬天,黃河很多河段都封凍了,至於幹線的渭水,無定河也是該凍結的凍結,糧食都得靠著步兵人推馬拉,這才能輸送到前線。
不過現在,無定河直通黃河,黃河又直通渭水,從榆林挖出來的煤炭轉身上船,繞了個大圈子,先是從黃河順流而下,再從渭水逆流而上,大約二十來天時間,優質的無煙煤就擺放在了吳國集團下屬鋼鐵冶煉公司的倉庫中。
關中其實不缺鐵,關於秦始皇百萬大軍用青銅兵器擊敗了六國鐵兵器部隊一說,來自於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掘,磚家發掘出青銅兵器四萬件,可是鐵兵器隻有十幾件,就有大聰明得出秦軍主要以青銅兵器作戰的結論了。
可事實上,四萬件青銅兵器全是箭鏃,十幾件鐵兵器反倒是戈啊矛啊鋌啊刀啊之類的格鬥兵器,而且就算關中鐵礦區沒有六國豐富,可是司馬錯滅蜀,巴蜀可是寶地,中間是平原,四周大山裏什麼金銀銅鐵都有,而且張儀曰,天下強弓勁孥皆出於韓,結果韓國的冶煉中心宜陽鐵山又在秦武王,就那位扛大鼎把自己砸死的淫蕩兄時期,就已經被秦軍攻陷。
就算不靠本地開采,輸送到關中的鐵礦石也有不少,真正製約冶煉大規模發展的,還是這燃料。
現在好了,燃料終於富有了。
才五月初,關中其實還沒真正熱氣來,不過位於長安城郊區的懷朔坊早已經是熱的好像火焰山那樣。